[实用新型]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082.9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庞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力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200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发出 红外 光波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
背景技术:
电加热技术由于大量应用在工业制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被人们所熟知及接受。但人们使用最多,更比较熟悉的设备产品,一般均为高温加热设备及产品。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应用及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大量涌现。目前市场对于中低温电加热设备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当今市场上在中低温电加热设备产品中,制造商均采用了一种为:用普通电加热丝,通过缠饶或编织成网方法,实现中低温加热。另一种采用碳纤维与布料编织成布方法,实现中低温加热。但前者由于在需要时,要有再加工过程,同时相对还需要专业技能配合,因而用户工作时不十分方便。而后者由于采用碳纤维材料,一是此材料目前市场成本高昂及少有生产厂家。二是在形成电加热布时,要具备专有技术及设备进行编织,这也同样造成产品高昂及少有生产厂家。同时上述两种电加热材料,均受配合材料影响,其表面温度不能过高,因而限制了其加热体表面温度只能在较窄范围内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该加热体的表面温度可在较宽范围内选用,其工作电压可交直流选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加热体,其特征在于:由三层结构组成,下层为耐热可挠并绝缘材料层,中层为可挠电阻加热材料层,上层为含有可高效发出远红外光波陶瓷材料的可挠耐热绝缘高分子材料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产品结构轻巧,便于在多种场合使用;产品可挠适应了需加热体弯曲使用的需要;产品具备发出远红外光波功能,即可节省能源,同时还可发挥远红外光波特效;产品制造材料成熟、易取,生产制造工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下层1采用石棉纤维布,中层2采用镍铬电组丝,上层3采用添加Tio2及Zro2粉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工作电压采用直流12V,表面温度设定为40℃。加热体厚度为2毫米。
实施例2
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下层1采用聚酰亚胺薄膜,中层2采用镍铬电组丝,上层3采用添加Tio2及Zro2粉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工作电压采用交流220V,表面温度设定为150℃。加热体厚度为3毫米。
实施例3
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下层1采用玻璃纤维布,中层2采用石墨电组片,上层3采用添加Tio2及Zro2粉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工作电压采用直流24V,表面温度设定为80℃。加热体厚度为1毫米。
实施例4
一种片状可挠并可发出远红外光波的加热体,下层1采用硅橡胶片,中层2采用石墨电组片,上层3采用添加Tio2及Zro2粉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工作电压采用交流110V,表面温度设定为120℃。加热体厚度为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力,未经庞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可视数码吸痰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可移动电动升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