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砂洗砂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196.3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宏 |
主分类号: | B03B5/00 | 分类号: | B03B5/00;B08B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074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砂洗砂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录井过程中砂样的净化、采集装置,属录井配套的筛选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录井中产生的砂样是地质人员研究地下含油气性及加强地层对比情况最重要的物质,为使砂样从泥浆中分离,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泥浆振动筛或一种砂样清洗机使砂样从泥浆中分离出来。目前这些方式均采用直接注清水冲洗,而冲洗砂样后的污水,尤其是砂样清洗机清洗砂样的预洗仓排出的冲砂用水,有的排入泥浆池,有的则采用直接排放,冲砂水得不到回收和重复利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
而且,砂样清洗机采用人工进砂,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砂样清洗机的螺旋叶片驱动轴为实心轴,由于重力的作用,螺旋叶片与壳体接触产生摩擦,影响清洗效率,也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砂,而且,清洗砂样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能够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导砂洗砂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砂洗砂机,包括砂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箱、污水循环筒、污水循环泵、导砂绞龙,在导砂绞龙上与泥浆振动筛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导砂绞龙的出砂口通过导砂管与所述砂样清洗机的进砂口连接,所述砂样清洗机的冲砂水排放口通过导管与污水循环筒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水循环筒内设置有污水循环泵,所述污水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污水导管连接到导砂绞龙上的进料斗处,所述清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砂样清洗机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砂样清洗机的螺旋叶片驱动轴为空心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导砂洗砂机使砂样清洗机进砂实现了自动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导砂洗砂机将砂样清洗机内的冲砂用水和洗砂用水分离,同时能将清洗砂样后的冲砂用水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水资源。
3.砂样清洗机的螺旋叶片驱动轴为空心轴,能够防止叶片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清洗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砂洗砂机的示意图。
图中:1-清洗机 2-污水循环筒 3-污水循环泵 4-污水导管
5-导砂绞龙 6-接料斗 7-导砂管 8-清水箱 9-泥浆振动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导砂洗砂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砂样清洗机1,清水箱8、污水循环筒2、污水循环泵3、导砂绞龙5,在导砂绞龙5上与泥浆振动筛9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料斗6,导砂绞龙5的出砂口通过导砂管7与砂样清洗机1的进砂口连接,砂样清洗机1的冲砂水排放口通过导管4与污水循环筒2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水循环筒2内设置有污水循环泵3,污水循环泵3的出水口通过污水导管4连接到导砂绞龙上的进料斗6处。清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砂样清洗机1的进水口连接。
为了防止叶片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所述砂样清洗机的螺旋叶片驱动轴为空心轴。
使用时,从清水箱8向砂样清洗机1中加入清水。由接料斗6向导砂绞龙5注入砂样,导砂绞龙将砂样通过导砂管7注入到砂样清洗机,由砂样清洗机1对砂样进行冲刷和过滤。自砂样清洗机1预洗后排出的冲砂水经导管流入污水循环筒2,由污水循环泵3通过污水导管4将筒内废水注入接料斗6,将从泥浆振动筛9落下的砂样冲入导砂绞龙5,导砂绞龙5将砂样送入导砂管7,经导砂管直接注入砂样清洗机1的进砂口。冲砂水连续不断的由砂样清洗机1的冲砂水排放口流出,经过置于污水循环筒内的污水循环泵连续的将冲砂水注入接料斗,泥浆振动筛排出的砂样被污水冲入导砂蛟龙,再经导砂管持续注入砂样清砂机,在导砂绞龙和砂样清洗机的预洗仓完成对砂样的清洗,如此反复,冲砂水不断被过滤回收再利用。避免了冲砂水的白白流失。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导砂洗砂机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宏,未经陈文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