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打压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480.0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升;张翠宣;陈伟;刘德发;薄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玲 |
地址: | 300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打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试验工具,特别是一种密封打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流量计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煤气计量装置,其需要具有极高的密封性,以保证煤气传输及使用的安全性,为此,煤气流量计壳体的密封试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步骤。现有的试验方法通常为打压试验,即将煤气流量计的两半式壳体相对密封扣装后放置于水槽内,通过气体管路向壳体内部进行打压(设计压力十二个大气压,试验压力九个大气压,实际使用六个大气压),保压时间为十五分钟以上,观察壳体接合面及其壳体端面上所制的多个孔位均无泄漏即为合格。但是,上述打压试验中煤气流量计的两半式壳体通常采用圆周均布的螺栓来联接,其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首先,采用连接螺栓联接方式,很容易因各个螺栓之间紧定力度的不均匀而造成气体泄漏,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另外,逐一安装并拧紧螺栓的过程极为烦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特别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批量性的试验操作来说其弊端则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易操作、并且可有效保证流量计两半式壳体之间密封安装的密封打压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密封打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基座、环形支架、夹具及两压紧碗构成,环形支架竖直固装于基座上表面,在该环形支架上制有径向进气孔,在该环形支架的两侧面均制有可轴向卡装于工件敞口端内部的安装环台;夹具的两端部分别相向安装有顶芯,其中一个顶芯为轴向可调顶芯;该两压紧碗的外侧表面制有定位中心;夹具可通过两压紧碗将工件夹紧安装于环形支架的两侧。
而且,在环形支架两侧面所制的安装环台上均套装有密封圈。
而且,在环形支架上所制的径向进气孔上安装进气管,并在该进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表。
而且,在两压紧碗的碗体上均制有均布的观察孔。
而且,所述的轴向可调顶芯为螺杆轴顶芯,在该螺杆轴顶芯的外端部安装有旋转手柄。
而且,在所述的夹具中心顶部固装有吊装环。
而且,所述的夹具为半圆环形夹具。
而且,所述的两压紧碗中至少一个压紧碗外侧表面所制的定位中心均为偏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改变了传统密封打压试验中采用螺纹连接流量计两半式壳体的方式,而是采用专用工具,可方便的将流量计的两半式壳体安装于环形支架的两侧,并且通过密封圈保证密封,通过夹具及两压紧碗的配合将两半式壳体可靠压紧,因此使其具有良好密封性,从而保证打压试验的精确性,且操作极为便捷,大幅将度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中的环形支架上制有径向进气孔,通过该进气孔安装进气管路及压力表,避免了直接在流量计两半式壳体上安装进气管路的繁琐操作,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简化操作步骤。
3.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在两压紧碗的碗体上均制有均布的观察孔,通过该观察孔可方便的观察到流量计两半式壳体的端面上所制的多个孔位的密封性。
4.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的夹具的两端部相向安装有两顶芯,其中一个顶芯为螺杆轴顶芯,其可通过其外端所安装的旋转手柄进行径向调节,即可轻松实现对工件的轴向压紧,具有操作灵活、便捷的优点。
5.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夹具中心顶部固装有吊装环,用于将紧定好的工件及试验装置共同吊装于水槽内,进行打压试验,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6.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中的夹具为半圆环形一体成型的夹具,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保证夹紧力度,防止在试验过程中夹具由于工件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变形,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7.本密封打压试验装置中的两压紧碗中至少一个制有偏心的定位中心,此设计主要由于现有流量计两半式壳体的端面所成型的环台为偏心,从而夹具两端部相向安装的顶芯在夹紧状态下其轴线与环形支架所在轴线呈倾斜状态,其目的是进一步保证夹具夹紧定位后密封面受力的均匀性。
8.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有效降低煤气流量计壳体密封性试验的劳动强度,提高密封打压试验效率,同时保证试验精确度,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适合推广应用的密封打压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与工件安装配合(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省略夹具部分);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