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复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304.9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凤祥 |
主分类号: | G05G5/00 | 分类号: | G05G5/00;H01F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瑜 |
地址: | 30150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复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力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通常会涉及到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用于可运动的物件恢复到初始位置。现有的复位装置主要采用复位弹簧来实现复位功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弹力不同的弹簧进行安装。由于安装空间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复位弹簧时就受到一定限制,为获得较大的弹力,因此需要延长弹簧的长度和扩大弹簧的横截面积,但是又长又粗的弹簧又不适合安装空间的允许,此种情况选择弹簧作为复位件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另外弹簧受疲劳强度影响,一段时间后其弹力将会减小,由于弹力的减小将造成复位不准确或者复不了位等现象,因此要求工作一段时间后,更换复位弹簧,更换下的弹簧将成为废品,从而这样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提高和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复位准确的磁力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力复位装置,包括底板、固装在底板上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复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两片永磁体,两片永磁体内侧的极性相反,两片永磁体之间穿装复位杆,复位杆上安装有两片永磁体,两片永磁体位于同一侧的极性相反,两片永磁体中的一个永磁体的极性与壳体内的两片永磁体内侧的极性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壳体截面呈矩形、圆形或三角形。
所述壳体外侧包覆有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永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来实现复位,即在壳体内安装有两片极性相反的永磁体,两片永磁体之间穿装复位杆,复位杆上安装有两片永磁体,且位于同一侧的极性相反,两片永磁体中的一个永磁体的极性与壳体内的两片永磁体内侧的极性相同,这样复位杆在磁力的作用下可实现复位功能。由于永磁体的磁力衰减较小,长时间使用复位的弹力几乎不变,因此达到一次安装几乎永久使用的目的,另外一块体积较小永磁体的磁力可等同一个又长又粗的弹簧的弹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复位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E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F向视图;
图5是图1中的K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屏蔽层;4、永磁体;5、永磁体;6、复位杆;7、永磁体;8、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磁力复位装置,包括底板1、固装在底板1上的壳体2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复位杆6,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两片永磁体(4、5),两片永磁体内侧的极性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上片内侧为N极,下片为内侧为S极,两片永磁体(4、5)之间穿装复位杆6,复位杆6上安装有两片永磁体(7、8),两片永磁体位于同一侧的极性相反,两片永磁体(7、8)中的一个永磁体的极性与壳体内的两片永磁体(4、5)内侧的极性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上侧为S和N极。在上述结构中为适用不同场合的安装,可将壳体截面制成矩形、圆形或三角形,本实施例壳体的横截面采用矩形。
使用时,复位杆6从壳体2的右端插入,此时在壳体2内侧的两片永磁体(4、5)与复位杆6上前部的永磁体7的上下极性相反,根据异性相吸原理,复位杆6被吸向左端,即等同将复位杆6安装在壳体2内;此时复位杆6靠右端的永磁体8的极性与壳体上的两片永磁体(4、5)的极性相同,这时向复位杆6的右端施加一个推力,根据同极相斥原理,复位杆6靠右端的永磁体8与壳体2上的两片永磁体(4、5)之间产生一个斥力,当复位杆被推力推到一定位置后,去掉外力,复位杆将在斥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起到了复位的功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为了避免在上述结构的磁性对周会环境的影响,壳体外侧包覆设有屏蔽层3,其它结构和磁力的布局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祥,未经张凤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散热模组
- 下一篇:LED日光灯管状外壳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5-00 防止、限制或恢复控制机构的零部件运动的装置,例如锁定控制构件
G05G5-02 .防止控制构件发生不希望移动的装置,此构件能以两个或多个单独的步骤或方式移动,例如限制为逐步移动或按特定的顺序移动
G05G5-03 .有助于操作者知道控制构件到达目标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装置;提供感觉,例如,产生反作用力的装置
G05G5-04 .限制构件运动的止动器,例如可调整的止动器
G05G5-05 .使控制构件返回或趋于返回到不工作或空档位置的装置,例如通过提供回复弹簧或有弹性的末端止动装置
G05G5-06 .用于仅将构件保持在一个或有限数目的确定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