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煎自动中药煎药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7615.5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中药 煎药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煎煮和包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煎自动中药煎药包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中药煎煮和包装的设备均属于一次煎煮型,其特点是采用人工加水方式,费时费力,中药一次煎煮无法将药效得以充分利用,疗效低。由于煎药锅体与箱体的连接均采用实心连杆结构,该实心连杆只能起到单一的连接固定的作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同类产品中,尚未有自动进行水量控制的系统,水量控制完全依照玻璃筒上的刻度来实现。在具有排汽结构的产品中,广泛采用的都是在煎药锅体上方引出塑料软管的方式,将蒸汽通过塑料管引入冷却系统,这样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也影响了产品的整体结构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两次煎煮、自动计量上水、水流搅拌且具有隐藏式排汽结构的两煎自动中药煎药包装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两煎自动中药煎药包装机,它包括箱体、由位于箱体上的煎药锅体和位于箱体内下部的上水控制系统及出液部分构成的煎药系统、位于煎药锅体前由药液储存箱与箱体内管路构成的药液储存与输送系统、设置在箱体一侧的电控装置、安装在箱体内的包装系统和冷却系统,煎药锅体主要包括玻璃筒、位于玻璃筒内的不锈钢内桶、玻璃筒与不锈钢内桶之间的夹层空间形成的外桶、锅盖和加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锅体通过数根具有上水、排汽、输送药液和固定功能的不锈钢固定连接管与箱体连接,在锅盖内部设有隐藏式排汽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锅盖内部的隐藏式排汽结构为:在锅盖内开有排汽通道,该排汽通道与焊接在锅盖内部的排汽槽焊接并连通。
所述煎药锅体与箱体之间通过六根具有上水、排汽、输送药液和固定功能的不锈钢固定连接管固定连接。
所述六根不锈钢固定连接管分别为:两根为煎药锅体供水的上水固定管、一根内桶不锈钢排汽管、一根外桶不锈钢排汽管、一根药液输送管和一根固定连接管。
所述上水固定管上端通过上水固定块与上水接头连通,下端依次连接上水软管A、上水三通、上水软管B、流量传感器和上水电磁阀。
所述内桶不锈钢排汽管上端通过内桶排汽固定块、排汽垫圈、排汽槽与锅盖内部排汽通道连通,下端连接排水管。
所述外桶不锈钢排汽管上端通过外桶排汽固定块与外桶排汽接头连通,其下端连接排汽电磁阀和外桶排汽软管,外桶排汽软管与排水管道连接。
所述的药液储存箱下部设有两路管路,其中一路依次通过储液电磁阀、四通、出液口与煎药锅体相连接,另一路依次与药液输送泵、药液输送电磁阀及药液输送管下端相连,药液输送管上端依次与送液固定块和送液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煎药锅体与箱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巧妙地运用了不锈钢管结构,使其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上水和排汽以及药液输送的功能,不仅避免了在其它部分布置上水管的麻烦,使其外观整洁,无需人工上水操作。在排汽功能上,将在锅盖上走管的结构改为在锅盖内部开通排汽通道,再经由固定不锈钢管将蒸汽排出到管路。此种结构的特点在于锅盖外部没有任何管路,使结构更为简洁实用,表面也更加美观。在箱体内自来水入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可以准确计量上水量。此外,本煎药包装机通过两次煎煮可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利用,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煎药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药液储存与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毒烧伤膏油性凝胶基质添加设备
- 下一篇:带伸缩勺的药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