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7729.X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秦明亮;韦霄;李兵;沈娜;马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4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迷宫 腔隙式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密封构造有两种,一是两件套,优点是部件数量少、成本低。中国专利200520030213.5公开了一种三弯道腔隙式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由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构成,外密封圈具有可设在轴承座上的轴架,内密封圈具有轴套,外密封圈具有至少一个环柱状腔体和内环柱状突起、外环柱状突起;内密封圈具有对应的至少两个并列的环柱状突起和环状凹腔;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之间具有截面为类“ε”形三弯道腔隙式密封结构,内密封圈的环柱状突起、外密封圈与轴套之间具有储油室。在该结构中外密封圈的突起和腔体与对应内密封圈的腔体和突起紧密配合,有效的防止水与粉尘进入托辊轴承内部,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但缺点是受托辊轴承型号与管子直径的尺寸配套后空间的限制,应用范围窄。
目前,公知的另一种密封构造是五件套,优点是不受托辊轴承型号与管子直径的尺寸配套后空间的限制,缺点是部件数量多,成本高,使托辊转动的旋转阻力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成本低,又不受托辊轴承型号与管子直径的尺寸配套后空间的限制,旋转阻力小的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它由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构成,外密封圈具有其内开有孔的圆柱形轴架,内密封圈具有其内开有孔的圆柱形轴套,在所述的外密封圈的一侧端面上开有多个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内密封圈的轴套上套有其内开有多个环形凹槽的环柱状体;所述的内、外密封圈上的多个环形凹槽之间的环壁分别伸入到外、内密封圈上的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内密封圈靠近其轴套的环形凹槽、轴套、外密封圈具有环形凹槽的端面之间具有储油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结构采用了非接触性密封使用数量的最少数量-两件,由内、外密封两件构成,密封件数量降到最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内外密封采用非接触式构造,密封之间没有接触,减小了摩擦阻力,降低了电力的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外密封径向最大尺寸等于配套的轴承直径,实现了使用轴承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密封,实现无使用空间限制的目的;弯道采用ε型构造,弯道间无尺寸上的突变,且内、外密封间充满锂基脂,实现防尘、防水的目的。密封道长度由传统的13mm增加到40mm-70mm,密封径向尺寸控制在轴承的最大尺寸范围之内,从而实现解决现有密封尺寸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的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密封结构中的内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密封结构中的外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迷宫腔隙式密封结构,它由内密封圈1和外密封圈2构成,外密封圈2具有其内开有孔的圆柱形轴架9,内密封圈1具有其内开有孔的圆柱形轴套8,在所述的外密封圈2的一侧端面上开有多个环形凹槽6,在所述的内密封圈1的轴套8上套有其内开有多个环形凹槽4的环柱状体;所述的内、外密封圈1、2上的多个环形凹槽之间的环壁3、5分别伸入到外、内密封圈上的环形凹槽4、6内,所述的内密封圈1靠近其轴套的环形凹槽、轴套、外密封圈具有环形凹槽的端面之间具有储油室7,所述的外密封径向最大尺寸等于配套的轴承直径。优选的内密封径向最大尺寸比外密封径向最大尺寸小0.5mm-1mm,这样转动起来不会引起内密封与轴承座的摩擦。
装配后内密封、外密封为同心构造。内密封1装配运转后与托辊轴同步。外密封2靠在轴承的外圈的一侧端面上,其轴架9的外圆周面与轴承座过盈配合,运转后与托辊管子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金属复合对焊管件
- 下一篇:一种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