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中间站组合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9198.8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精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中间 组合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中间站用的电源,属于电控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作为现代化铁路标志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中国铁路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供电、牵引供电设备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基础装备,同时也是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目前铁路中间站电源装备均采用的是欧式箱变技术,由于欧式箱变独立单元的设计,造成箱变体积较大;传统供电设备“裸露、架空”的设置方式,不适应在恶劣环境中工作,设备可靠性差;目前铁路中间站电源装备安全性很差,由于其“裸露、架空”设置,为了保证作业和非作业人身安全,需要很多防护措施,针对带电作业、防护作业、停检接挂等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而且绝缘环节很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铁路中间站电源体积大、不适应恶劣环境,设备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中间站组合电源。
本实用新型包括远程遥控RTU单元、自闭负荷开关、自闭变压器、自闭高压开关、贯通负荷开关、贯通变压器和贯通高压开关,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自闭投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自闭负荷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自闭维修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自闭高压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自闭高压开关与自闭变压器的高压侧相连,自闭变压器的低压侧与自闭负荷开关的一端相连,自闭负荷开关的另一端与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自闭电源输入端相连,
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贯通投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贯通负荷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贯通维修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贯通高压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贯通高压开关与贯通变压器的高压侧相连,贯通变压器的低压侧与贯通负荷开关的一端相连,贯通负荷开关的另一端与远程遥控RTU单元的贯通电源输入端相连,
它还包括密闭箱体,远程遥控RTU单元、自闭负荷开关、自闭变压器、自闭高压开关、贯通负荷开关、贯通变压器、贯通高压开关全部位于密闭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铁路中间站电源所涉及的多个部件均设置在密封箱体内,集中化设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体积是欧式箱的1/3左右;
2、采用密封技术,外界的干扰对其影响很小,适应恶劣环境,能在零下45℃至零上45℃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可长期稳定运行于野外恶劣环境;
3、采用密封技术,受外界干扰小,因此,设备可靠性大大增加;
4、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裸露、架空”的设置方式,采用密封技术,减少了带电作业、防护作业、停检接挂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可在全天候条件下保证作业和非作业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远程遥控RTU单元1、自闭负荷开关2、自闭变压器3、自闭高压开关4、贯通负荷开关5、贯通变压器6、贯通高压开关7和密闭箱体8,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自闭投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自闭负荷开关2的控制端相连,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自闭维修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自闭高压开关4的控制端相连,自闭高压开关4与自闭变压器3的高压侧相连,自闭变压器3的低压侧与自闭负荷开关2的一端相连,自闭负荷开关2的另一端与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自闭电源输入端相连,自闭负荷开关2的另一端同时作为铁路行车信号用电输出。
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贯通投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贯通负荷开关5的控制端相连,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贯通维修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贯通高压开关7的控制端相连,贯通高压开关7与贯通变压器6的高压侧相连,贯通变压器6的低压侧与贯通负荷开关5的一端相连,贯通负荷开关5的另一端与远程遥控RTU单元1的贯通电源输入端相连,贯通负荷开关5的另一端同时作为铁路行车信号用电输出。
远程遥控RTU单元1、自闭负荷开关2、自闭变压器3、自闭高压开关4、贯通负荷开关5、贯通变压器6、贯通高压开关7全部位于密闭箱体8内。
密闭箱体8设置在地面上,而不采用杆式,占地面积小,施工难度小,维修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裸露、架空”的设置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精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精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锁车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数码防盗车锁
- 下一篇:至少二排端子与料带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