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动力管道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9256.7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1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范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经刚 |
主分类号: | B08B9/055 | 分类号: | B08B9/055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31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动力 管道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气压动力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矿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管输业发展更快,只要有管道就需要输通清洗。特别是在石油生产中,很多管道由于结垢严重直接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然而现有的清洗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用化学方法清洗的弊病是: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用pgi弹物理方法清洗,对于垢质较厚的硬质污垢,需要往返多次进行清洗,即浪费大量的水,又浪费电能。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时,对长距离管线确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管道清洗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洗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对管路无腐蚀。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弹性叶片、连接轴、铰链、电子定位仪和密封皮碗组成,数片弹性叶片交错叠加,每两片为一组,内层装有密封皮碗,连接轴设置在两组弹性叶片之间,铰链一端与连接轴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定位仪连接。
本实用新型运用的是流体力学领域中的空穴效应的原理。清洗时把清洗器放入管中,在压力水流的作用下,清洗器快速向前移动。由于管中积垢的阻挡,在弹性叶片和管壁间水流陡然加速,出现流速旋转的涡流,形成连续移动的低压区,这个区域的水流始终呈气化状态,由此产生细微气泡,又迅速被压缩直至爆裂。瞬时产生强力的微射流,无数的微射流又汇聚成冲击波,彻底粉碎沉积物。被清除下来的污垢通过水流排到管外,尽而达到清洗目的。清洗管线时,清洗器后端铰链连接电子定位仪,以便了解清洗器运行情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洗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对管路无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弹性叶片1、连接轴2、铰链3、电子定位仪4和密封皮碗5组成,数片弹性叶片1交错叠加,每两片为一组,内层装有密封皮碗5,连接轴2设置在两组弹性叶片1之间,铰链3一端与连接轴2连接,另一端与电子定位仪4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叶片1采用优质钢材,具有一定弹性、强度和耐磨性。弹性叶片1成型角度设计合理,既能保证清除污垢,又能减轻垢质对弹性叶片1的磨擦阻力。清洗器的压缩量为10-30%,根据结垢厚度而选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运用的是流体力学领域中的空穴效应的原理。清洗时把清洗器放入管中,在压力水流的作用下,清洗器快速向前移动。由于管中积垢的阻挡,在弹性叶片1和管壁间水流陡然加速,出现流速旋转的涡流,形成连续移动的低压区,这个区域的水流始终呈气化状态,由此产生细微气泡,又迅速被压缩直至爆裂。瞬时产生强力的微射流,无数的微射流又汇聚成冲击波,彻底粉碎沉积物。被清除下来的污垢通过水流排到管外,尽而达到清洗目的。清洗管线时,清洗器后端铰链3连接电子定位仪4,以便了解清洗器运行情况。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对复杂的U型管、螺旋管、变径管等特殊管线都能彻底清洗;对油垢、化学垢、水垢、锈垢、软性垢、硬性垢、粘性垢等多种垢质均可进行彻底清除;可进行再线清洗,管线越长越能彰显优势;管径DN25-DN1000;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洗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对管路无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经刚,未经范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