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9554.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雳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雳鸣 |
主分类号: | F16L55/30 | 分类号: | F16L55/30;F16L55/32;F16L10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驱式 电动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在管道行走并且在驱动减速电机出现故障时能在外力作用下拽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管道中采用驱动减速电机的动力行走装置有许多,如履带式的、螺旋轮式的、缩伸支架轮式的,这些方式中的行走轮都是通过轴与驱动减速电机相连运动的,一旦驱动减速电机在管道中由于恶劣的工况损坏了,其故障时的转动力矩极大,造成驱动轮不能转动,采用这些行走方式装置的轮又与管道内壁有很大的磨擦力,所以就不能使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向外移动,造成管道堵塞,甚至造成整个管道报废,其经济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既能在管道中前进,还能在驱动减速电机损坏时,在外力作用下退出管道,不会堵塞在管道中,它是由驱动减速电机、护筒、磁轮组构成,在护筒中间位置装有驱动减速电机,在电机轴前端套上带有齿轴和环形挡圈的导套,并在导套内部装有压簧,通过导套上的长孔将轴柱固定在电机轴上,前轴通过护筒两端的轴密封套装入护筒中后,装上左端的轴内挡,再装上碟形牙轮和右端轴内挡,并将左右两个轴内挡和碟形牙轮与前轴固定,并且使碟形牙轮与齿轴啮合,在护筒外部的前轴两端通过轮挡柱和紧固螺帽1将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组成的磁轮组固定好,拉簧一端固定在前密封盖上的拉簧固定柱上,另一端通过拉簧环和解驱钢丝绳与移动轴一端连在一起,移动轴另一端穿过两个移动轴导套后与解驱钢丝绳连接,解驱钢丝绳通过密封钢丝绳孔与拉环连接,在两个移动轴导套中间的移动轴前端固定有限位挡钩,在移动轴中间位置固定有挡钩柱,卡舌通过卡轴及卡底座固定在护筒上,卡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护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卡舌上,驱动减速电机的电缆通过电缆密封孔引到后密封盖外面,把握通过牵引钢丝绳和牵引孔与后密封盖相连,后密封盖用固定螺丝1与护筒固定在一起,在护筒后面两侧通过后轴装有两个磁轮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这样实现的:当驱动减速电机在通电时,电机轴开始旋转,在长孔中固定在电机轴上的轴柱带动导套和齿轴一起旋转,齿轴与碟形牙轮啮合后使碟形牙轮也一同旋转,碟形牙轮通过前轴驱动由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组成的两侧磁轮组转动,也同时带动护筒后面两个磁轮组转动,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移动,控制驱动减速电机正、反转,可以实现本装置前后移动。
当驱动减速电机在恶劣条件下的管道中损坏,即驱动减速电机不转了,此时,磁轮组转动极为困难,甚至不能转动,加之磁轮组与管壁建立了很大磨擦力,不将齿轴与碟形牙轮二者分开,整个装置就会堵塞在管道中,为此当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可以用外力拉动拉环克服拉簧的弹力,使解驱钢丝绳后移,从而使移动轴后移,移动轴带动限位挡钩后移,使限位挡钩碰到环形挡圈,使其克服导套中的压簧弹力一起后移,此时挡钩柱也后移同时使卡舌抬起,当挡钩柱越过卡舌后,卡舌在卡弹簧片作用下弹卡住挡钩柱,齿轴与碟形牙轮二者已经分离,轴柱在长孔中相对移动,不影响上述移动。由于前端被驱动的磁轮组解除了减速机的转动力矩,就会转动灵活,从而拉动把握就可通过牵引钢丝绳将本装置拽出管道,完全解决了在驱动减速电机损坏的情况下,不使本装置堵塞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实用性极强、应用领域广泛,是一个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好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主视图
图2.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A-A视图
其中:
1、前密封盖 2、拉簧固定柱 3、拉簧
4、碟形牙轮 5、前轴 6、内磁轮
7、拉簧环 8、钢丝绳夹1 9、移动轴导套
10、卡底座 11、卡轴 12、限位挡钩
13、卡弹簧片 14、挡钩柱 15、卡舌
16、移动轴 17、压簧 18、导套
19、轴柱 20、电机轴 21、驱动减速电机
22、护筒 23、解驱钢丝绳 24、磁轮组
25、后轴 26、固定螺丝1 27、后密封盖
28、密封钢丝绳孔 29、拉环 30、电缆密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雳鸣,未经吴雳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业厅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油套管特殊扣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