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农药生产废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118.6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哲人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农药 生产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农药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这些废水排放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4-D异辛酯是我国近年新研制的一种用于防治小麦田阔叶草的化学除草剂,经过多年药效实验收到了较好的除草效果,现正进入大量生产阶段。由于受到现有工艺水平的限制,目前生产过程中2,4-D异辛酯的产率通常只有7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约有30%的原料会以原料中间产物的形式进入到生产废水之中。经测试,现有的生产废水中的多有害物质都严重地超过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有害物为异辛醇,超标59倍。
经过分析检测,上述生产废水pH在3-4之间,属酸性废水,含有较多的难生物降解物质,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较为经济、高效,但需要较复杂的流程。本产品的生产周期性仅占冬季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不适合于运行启动慢、处理周期长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该种废水较低的pH值也不利于生化装置的运行,如不解决该种废水的处理问题,按照环保“三同时”管理办法,该项目将不能投入生产。对于这种废水的处理,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农药生产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处理,能够使该生产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铁碳池、调节池、高位水箱、管道混凝器、混凝沉淀池、微孔炭池。
废水管线的管口经格栅井通入铁碳池。铁碳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污水泵连接高位水箱。在高位水箱的底部设有自流管道,自流管道上设有流量计量调节装置,自流管道经过管道混凝器通入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中和剂溶解输送装置的出口管通入调节池的底部,混凝剂溶解输送装置的出口管安装在管道混凝器的前段。混凝沉淀池通过活性碳粉混合输送器与微孔炭池连接,在微孔炭池内装有过滤组件。微孔炭池的底部装有曝气器,曝气器通过管线与供风鼓风机连接。在膜过滤组件的处理水出水管上装有抽吸泵,微孔炭池底部的沉淀物排出口连接污泥浓缩池。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设备的工作方式如下:
1、来自生产车间的污水流经格栅,截留较大的悬浮物和飘浮物,以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机械性故障发生;
2.进入铁碳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和进行pH的调整;
3.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
4.调节池内污水由污水泵提升至高位水箱;
5.高位水箱中污水定量自流进入PH调节混凝池,投加中和剂和混凝剂,保证pH稳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同时得到有效混凝;
6.经混凝的污水混合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悬浮固体物和溶解物;
7.经混凝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微孔炭池,污染物在此得到有效去除,实现达标排放。
8.处理过程中,铁碳还原器、混凝沉淀池产生一定量的污泥,一并排入污泥浓缩池浓缩,进行泥水分离。定期取出外运或焚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次提出了一种关于异辛酯生产废水的净化处理装置。该设计是在大量专题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异辛酯生产的年开工时间很短,采用这种非生物方法处理工艺显示出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试验分析证明,经过该装置处理过的生产废水完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安装图
图中标号:
1、废水管线 2、格栅井 3、铁碳池 4、调节池 5、高位水箱
6、管道混凝器 7、混凝沉淀池 8、微孔炭池 9、污水泵 10、自流管道
11、流量计量调节装置 12、中和剂溶解输送装置 13、混凝剂溶解输送装置
14、膜过滤组件 15、鼓风机 16、抽吸泵 17、污泥浓缩池
18、活性碳粉混合输送器 19、曝气器
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2、铁碳池3、调节池4、高位水箱5、管道混凝器6、混凝沉淀池7、微孔炭池8。
废水管线1的管口经格栅井2通入铁碳池3。铁碳池3通过管道与调节池4连接,调节池4通过污水泵9连接高位水箱5。在高位水箱5的底部设有自流管道10,自流管道10上设有流量计量调节装置11,自流管道10经过管道混凝器6通入下方的混凝沉淀池7;中和剂溶解输送装置12的出口管通入调节池4的底部,混凝剂溶解输送装置13的出口管安装在管道混凝器6的前段。混凝沉淀池7通过活性碳粉混合输送器18与微孔炭池8连接,在微孔炭池8内装有过滤组件14。微孔炭池8的底部装有曝气器19,曝气器19通过管线与供风鼓风机15连接。在膜过滤组件14的处理水出水管上装有抽吸泵16,微孔炭池8底部的沉淀物排出口连接污泥浓缩池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哲人,未经刘哲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段脱硫过程组成的新型燃煤锅炉脱硫装置
- 下一篇:新型茶叶揉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