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袋割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345.9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任宪武;任仲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宪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事务所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514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袋割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菌袋开口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栽培黑木耳和蘑菇等菌类的菌袋的传统开口方式为人工拿刀片手动开口,这种开口方式浪费人力,开口速度慢,开口位置不均匀、深度和形状一致性差,直接影响到黑木耳的栽培成本、速度和栽培质量,无法满足大批量栽培的需要,有人发明了各种菌袋开口装置,但现有菌袋开口装置或结构复杂造价高,或开口位置不均匀,深度和形状一致性不够好,或需要用电,使用成本高,停电时或在没有电的地方无法使用,或结构不够合理,操作使用不方便,开口速度不够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开口位置均匀、深度和形状一致性好,不需要用电,使用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开口速度快的菌袋割口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菌袋割口器支架和安装在其上的菌袋割口器,菌袋割口器包括有筒形主体和若干个滚刀轮,主体的筒壁上周向设有若干个滚刀轮孔、各滚刀轮孔位置的主体外壁上分别设有滚刀轮架,各滚刀轮分别位于主体的各滚刀轮孔内并转动安装在滚刀轮架上,菌袋割口器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将各滚刀轮分别压向主体轴心的滚刀轮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开口位置均匀、深度和形状一致性好,不需要用电,使用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开口速度快的优点,使用它开口的菌袋长出的菌类形状规则,质量好,它结构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它包括菌袋割口器支架1和安装在其上的菌袋割口器2,菌袋割口器2包括有筒形主体3和若干个滚刀轮4,主体3的筒壁上周向设有若干个滚刀轮孔31、各滚刀轮孔31位置的主体2外壁上分别设有滚刀轮架32,各滚刀轮4分别位于主体3的各滚刀轮孔31内并转动安装在滚刀轮架32上,菌袋割口器支架1上设有若干个将各滚刀轮4分别压向主体3轴心的滚刀轮弹簧5。
主体3的外壁上滚刀轮架32的上方设有与主体3的轴向垂直的环形护罩33.环形护罩33挡住滚刀轮4,可防止滚刀轮4的刀片割伤操作者的手部.主体3的上筒口为上大下小、对菌袋具有导向作用的喇叭形口.各滚刀轮4的轴向与其滚刀轮孔31中心位置主体3的轴向和径向均垂直.菌袋从上向下经过菌袋割口器2的主体3时各滚刀轮4转动可分别在菌袋的轴向分别开出均匀成排的小口.滚刀轮4的圆周上沿其径向均匀设有若干个V字形刀片41.相间隔的刀片41沿滚刀轮4的轴向错开.滚刀轮弹簧5为一体式双扭簧,滚刀轮架32上的滚刀轮4轴孔为外侧开口的条形孔,滚刀轮弹簧5通过销杆6安装在滚刀轮架32上、其两自由端分别压在滚刀轮4转轴的两端、共公端压在主体3的外壁上.滚刀轮弹簧5可使滚刀轮4为菌袋开口时弹性压在菌袋上,使菌袋下行开口阻力更小,每个接触到菌袋的刀片41均能在菌袋上开出口,不会出现落口现象,开口更顺利.
菌袋割口器支架1由底环11、若干个立支杆12和两端部之间安装有螺栓13的环形菌袋割口器抱箍14构成,各立支杆1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环11上、上端分别固定在菌袋割口器抱箍14上。菌袋割口器2的下端套装在菌袋割口器支架1的菌袋割口器抱箍14内并通过螺栓13相紧固。菌袋割口器支架1上设有槽形菌袋滑板15。菌袋滑板15为一侧高一侧低的斜向设置,其位置高的一侧铰接在菌袋割口器支架1的一个立支杆12上,其铰接轴16上安装有将菌袋滑板15向上弹起的、两端分别压在立支杆12上和菌袋滑板15下板面上的菌袋滑板扭簧17。菌袋滑板15铰接在菌袋割口器支架1上和设置菌袋滑板扭簧17可使开完口的菌袋下落到菌袋滑板15上时菌袋滑板15下翻,下滑角度加大,菌袋先受到缓冲再斜向下滑,更有利于菌袋下落和斜向滑出,不会产生菌袋滑不下来的堵袋现象,更便于菌袋连续开口作业。
使用时菌袋割口器2安装在菌袋割口器支架1上,将菌袋从菌袋割口器主体3的上筒口向下插入,并连续利用未开过口的菌袋将前一菌袋向下顶压,菌袋在经过滚刀轮4时即可在菌袋上均匀地开出所需要的三角口,从菌袋割口器主体3的下筒口出来的菌袋掉落在菌袋割口器支架1的菌袋滑板15上并斜向弹出,即可实现连续为菌袋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宪武,未经任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脉冲室内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工具的棘轮式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