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式涡流探伤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0451.7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军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涡流 探伤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式涡流探伤探头,为工件探伤仪上的主要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各领域都在跨越式发展,这些都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以铁路的重载提速为例,由于车速的大幅度加快,加剧了机车走行部件的疲劳,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机车铸钢轮芯上的疲劳裂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同样要求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要有一些大的突破。
涡流探伤是一种针对工件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激励线圈的两端通过交变电流,从而在被检测工件感应出同频率的涡流。传统的涡流探伤装置是以正弦电流作为激励,通过测量感应电压的幅值和相位角来确定缺陷位置。虽然能够实现一些最基本的探伤功能,但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而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些有关脉冲式涡流探伤的设想。脉冲式涡流的激励电流为具有一定占空比方波,是对感应磁场有时域的瞬态分析,直接测量感应磁场最大值的时间来进行缺陷检测,操作中无需更换探头和改变激励频率,就可以针对被检测工件不同深度裂纹进行一次性扫查就可以完成对裂纹的定位、定量检测。脉冲式涡流检测技术有几个优点:操作简单属于非接触探伤;扫查速度快、判别裂纹简便;可以对表面凸凹不平的铸钢工件进行无损检测。目前国内现有的脉冲式涡流检测技术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成型的相关仪器设备的具体设计还未见有文献报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式涡流探伤探头。利用该探头可以方便、准确、快速的完成工件缺陷的无损检测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该脉冲式涡流探伤探头由手握套、拉杆和脉冲器三个部分组成;所述的拉杆由内管、外管套置构成,内管的首端通过弹簧活节与脉冲器连接,外管首端与内管外壁间设有限位套,手握套装在外管的末端;从脉冲器内引出的电路线经过拉杆从手握套引出,与探伤仪插座连接;在脉冲器内设有个激励线圈和至少一对接收线圈;接收线圈对称式设置在激励线圈内。
所述内管的首端段还可以呈弯曲形状,在所述的内管与外管间还可以设有带过线孔的涨紧装置。所述的脉冲器的底部还可设有钢御保护膜。在所述的脉冲器的接收线圈优选设置为两对;四个接收线圈对角线式设置在激励线圈内。在所述的脉冲器的脉冲器盖上还可以装有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很好地解决了铁路运用中的机车铸钢轮芯无损检测和中修过程齿轮端无法探伤的两大难题.由于脉冲式涡流是综合频率激励,能够排除铸钢轮芯表面凸凹不平的干扰,检测到轮芯表面下一定深度的裂纹,从而保证了探伤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探头接收线圈的对角线摆放,两组探头同时工作,左右方向使用可以实现一个通道报警另一个通道确认,前后推动使用两个通道同时报警和确认,这就决定了该探头探伤是没有盲区的.探头标牌上装有Led灯照明,特别适合于在检修地沟内指示探头位置,尤其是在齿端轮芯工艺孔探伤.拉杆结构可以伸长或缩短,探头与内管活节下带弯,适应机车轮芯的几何形状.探头线穿过内管、涨紧装置、外管、外管手握护套与仪器插座连接不犯妨碍探伤.必定在其它领域也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船舶、锅炉、压力容器防腐层较厚设备及部件无损检测.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脉冲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号:
1、手握套 2、拉杆 3、脉冲器 4、内管 5、外管 6、弹簧活节7、限位套 8、过线孔 9、涨紧装置 10、电路线 11、钢御保护膜12、激励线圈 13、接收线圈 14、脉冲器盖 15、Led灯16、弹簧杆 17、弹簧 18、胀紧内衬套 19、胀紧外偏芯套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该脉冲式涡流探伤探头由手握套1、拉杆2和脉冲器3三个部分组成。拉杆2由内管4、外管5套置构成,内管4的首端通过由弹簧杆16、弹簧17组成的弹簧活节6与脉冲器3连接,以保证脉冲器能够始终保持与被探测工件的接触。该段内管设计成“Z”形弯曲的形状,以便于探伤操作。外管5首端与内管4外壁间设有限位套7,用以限定内管伸出的长度。在内管4与外管5间设有带过线孔8的涨紧装置9,涨紧装置9的作用是保证内、外管4、5的同心,另外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手握套1装在外管5的末端。在手握套1的外端,通过胀紧内衬套18、胀紧外偏芯套19将电路线10固定。从脉冲器3内引出的电路线10经过拉杆2从手握套1引出,与探伤仪插座连接,探伤仪的其它部分图中省略。在脉冲器3底部设有钢御保护膜11,以防止脉冲器的损坏。在脉冲器3内设有1个激励线圈12和4个接收线圈13;四个接收线圈13对角线式设置在激励线圈12内,脉冲器盖14上装有Led灯15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军,未经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