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式涡流探伤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0523.8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军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涡流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式涡流探伤仪。
技术背景
随着机械制造业产品的不断升级,大型工件的无损检测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的挑战,许多大型加工部件内部结构缺陷的检测,如铁路机车车辆轮芯探伤、长钢轨焊缝探伤、转向架探伤、各种舰船体探伤以及石油石化压力容器等在用设备的检测精度要求也都是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近年来有些专业人员开始探讨用脉冲式涡流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国内也已经可以见到少量的相关文章,如国防科大罗飞路、杨宾峰老师的论文,有北京航天材料所徐高工的论文。但是就目前该项技术的研究进展而言,距离开发出应用性的技术及设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将现有的涡流探伤仪器应用于无损探伤还存在着许多重大的缺陷,首先是直接应用现有技术还不能对距表面有一定深度的缺陷做出检测。二是检测铸钢件、表面粗糙工件、表面防腐层较厚的工件时,检测结果容易受到表面干扰和边沿干扰,对于铁磁性材料在探伤前还需要作磁饱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脉冲式涡流探伤仪,该探伤仪不仅能够避免特殊工件的表面和边沿干扰,而且还能够避免实际探伤中的漏伤现象,减轻探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设计由双通道差动换能器,方波脉冲发射器,电脉冲接收放大电路单元,逻辑控制运算电路单元,微处理电路单元和计算机、打印、存贮器构成。
电脉冲接收放大电路单元由脉冲接收抵制电路、可控增益电路、检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串联组成。逻辑控制运算电路单元由采样控制运算电路分别连接采样存贮器、显示控制电路、显示存储器组成。微处理电路单元由微处理器及与之连接的接口电路、电源电压监控电路、键盘控制电路、实时时钟电路、非易失存储器组成。
双通道差动换能器、方波脉冲发射器与电脉冲接收放大电路单元串联后,并入采样控制运算电路单元,再接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输送到计算机、打印、存贮器。
微处理器设有波形分色显示程序,由采样控制运算电路控制,超限波形为黄色波,不超限波形为绿色波。
微处理器还设有屏幕图像分区显示程序,左屏幕显示差动式换能器纵向通道波形,右屏幕显示差动式换能器横向通道波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屏、分色显示伤波分辩明显,有伤无伤一目了然;双屏显示及不同频率的声音报警可以使探伤人员更容易判断裂纹的情况;采用抑制电路,简化探伤工作难度,提高探伤人员工作效率。它技术先进,设计合理,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如铁路机车车辆轮芯探伤、长钢轨焊缝探伤、转向架探伤、各种舰船体探伤、石油石化压力容器在用设备的检测。
采用双通道时基显示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在实际探伤中出现漏伤现象,能够减轻探伤人员的劳动强度,探伤仪配合换能器采用了双通道采样、处理、显示电路,同时处理换能器中纵横两路信号,并通过屏幕提示和发出不同的声音报警,以提示探伤工作人员被探工件是否存在疲劳缺陷,并提示探伤人员裂纹缺陷与探头的相对位置。左右屏幕显示对应的纵、横向疲劳裂纹的走向;通过键盘设置报警线的高低决定探伤灵敏度,当波形不超过报警线时,波形显示为绿色表示无伤安全;当波形超过报警线时,波形显示为黄色,表示超限危险。并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提示探伤工作人员是哪个通道有超限信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显示屏的使用效果图
图中标号:
1、双通道差动换能器 2、方波脉冲发射器 3、脉冲接收抑制电路
4、可控增益电路 5、检波电路 6、模数转换电路
7、计算机、打印、存储器 8、接口电路 9、微处理机
10、电源电压监控装置 11、键盘控制电路 12、实时时钟
13、非易失存储器 14、采样控制运算电路 15、采样存储器
16、显示控制电路 17、显示存储器
18、电脉冲接收放大电路单元 19、逻辑控制运算电路单元
20、微处理电路单元 21、左屏幕 22、右屏幕
23、纵向通道波形 24、横向通道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双通道差动换能器1,方波脉冲发射器2,电脉冲接收放大电路单元18,逻辑控制运算电路单元19,微处理电路单元20和计算机、打印、存贮器7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军,未经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