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流量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1387.4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波;杨彦文;崔俊斌;池沂;高泽峰;张玉峰;张延峰;李宏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4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蒸汽 供暖 系统 流量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供暖系统的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在蒸汽供暖系统中,暖汽片散热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蒸汽没有被充分散热利用的情况下,如果持续不断的从前端进汽,必然会有多余蒸汽被白白的在后端放散,这是现有蒸汽供暖系统一个非常大的缺陷,特别是末端疏水器质量较差时,大量蒸汽被放散的情况非常严重,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所以只有从源头上将多余蒸汽拦截,才能减少浪费,实现节能效益最大化,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有效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蒸汽供暖系统存在大量蒸汽被放散,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供暖系统蒸汽主管道上的电控蒸汽阀,电控蒸汽阀与时钟控制开关连接。上述结构中,时钟控制开关是用于控制电控蒸汽阀的电源,使电控蒸汽阀按照设定时间开和关,实现定时送汽和停汽。所述电控蒸汽阀和时钟控制开关均为现有公知产品,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所述时钟控制开关与漏电保护器连接,当电控蒸汽阀工作电压为非安全电压(36V以上)时,漏电保护器作为系统的电源开关,以保证系统和人员安全;所述电控蒸汽阀的进汽端和出汽端并联有与蒸汽主管道连通的旁通细管,旁通细管起着保持压力的作用,依靠旁通细管泄露使暖气系统保持一定气压,避免停汽时管道受冻,送汽时热胀冷缩使管道变形损坏,维持系统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在蒸汽供暖系统中,采用供汽-停汽(散热)-供汽-停汽(散热)分段间歇方式送气,使蒸汽热量被充分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送汽时间和送汽量与以往相比有大幅度减少,对降低蒸汽耗散、提高热利用率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以下优点:
1、从源头上解决蒸汽供暖系统存在的缺陷,使热量被充分利用,避免多余蒸汽被直接放散;
2、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安装简便、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的特点;
3、适用范围广,所有蒸汽供暖系统均可采用该装置,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4、充分体现了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精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主管道2-电控蒸汽阀3-时钟控制开关4-旁通细管5-暖气装置6-疏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供暖系统蒸汽主管道1上的电控蒸汽阀2,电控蒸汽阀2与时钟控制开关3连接,时钟控制开关3与漏电保护器连接,电控蒸汽阀2的进汽端和出汽端并联有与蒸汽主管道1连通的旁通细管4。上述电控蒸汽阀一般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种,常开表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电控蒸汽阀处于开通状态;常闭表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电控蒸汽阀处于关断状态,按电压等级分:AC220V、AC110V、DC24V、DC12V四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电控蒸汽阀。
如图1所示,电控蒸汽阀安装在蒸汽主管道的适当位置,就近应能提供可靠的工作电源,时钟控制开关用于对电控蒸汽阀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具体开和关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24小时内可设定十次开启十次关闭,例如:白天气温较高时,开1小时关2小时;夜间气温较低时,开1小时关1小时。双休日、公休日关闭,系统设置完成后,可长期自动运行,实现定时送汽和停汽。
该控制装置与供暖系统中的疏水器同时使用,一个在前端限流、一个是后端限流,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应用前景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