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电传动机动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1421.8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进;李鹏;郝东来;郝秀中;毕建军;齐春莲;庞保明;王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春莲;杨生进;李鹏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0013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传动 机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路机具,具体为一种内燃电传动机动扳手。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轨道重型化、列车高速重载是现代化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调速提速的新战略给工务维修作业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少,原有的作业方式,传统的维修手段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铁路发展的要求,如何从高强度、低效率、单一平面作业的维修方式中解放出来,是工务系统面临的新课题。
公知,松、紧螺栓是工务部门的主要作业项目,尤其无缝线路铺设使用以来,随着换轨作业、应力放散调整等作业量的增加,致使松紧螺栓作业量急剧加大,而传统的的松紧螺栓主要依靠手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质量差,由于工人的素质不一,使得扣压力差异很大,达不到扣压力标准要求,同时,工作效率低,返工现象多,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浪费,增加了人工成本,缩短了维修周期;虽然也出现了可用于松紧螺栓的机动扳手,但其由于设计、制造上的原因,机械零件精度差,机体构造、机件设置不合理,使得损坏频率高,检修难度大,配件昂贵,用途单一,只能进螺栓松紧作业,如果需要进行钢轨钻孔、打磨等作业,机动扳手是无法完成这些作业的,所以没有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不能充分发挥机具优势,而且在不同型号的钢轨上使用时,由于高度不同,轨枕螺栓与套筒的夹角会更大,需要更换长短不同的套筒才能正常使用,给作业带来了不便。
由此可见,在实际运输生产中,如何充分利用短暂的列车间隔时间进行线路的养成护维修作业,确保铁路安全正点不间断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铁路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的重点正朝着大运量、高密度、安全高效、全线提速等方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研制一种高效实用、质量轻,上下道方便、结构合理耐用、并可进行综合利用的机动扳手,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螺栓松紧作业中采用传统手工作业及现有机动扳手作业分别存在上述各自不同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燃电传动机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内燃电传动机动扳手,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发电机以及电动机构成的动力装置,发电机与电动机之间通过正反向运行控制电路连接,机架上设有该控制电路的正反转转换旋钮以及电动机的操作按钮;机架下方设有与电动机输出端连接的加力器,加力器下方设有扳手套筒。工作时,启动发电机,由发电机提供的电能驱动电动机旋转,经行星减速机构后将动力传递至加力器,然后通过丁字轴将力传给扳手套筒,实现了螺栓的松紧作业。所述加力器可由壳体及加力飞锤组件组成,为现有公知结构;所述正反向运行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与正反转转换按钮配合使用,将换向与启动分开操作,采用此种电气换向方式,避免了机械换向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弊端。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完善其功能,还进行了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加力器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并且设有角度自动调节器,可以随意自动调节套筒与轨枕螺栓的夹角,当在不同的轨型上使用时,能始终保持套筒与螺栓的同心度,适应43kg/m、50kg/m、60kg/m和75kg/m等轨型的螺栓作业,彻底消除了由于各种轨型高度不同而产生套筒和螺栓不同心而发生卡滞的现象。所述角度自动调节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中间设置开有通孔的挡块,挡块一侧设有插入外壳内并且末端与通孔相互配合的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装有螺旋压缩弹簧,挡块另一侧与外壳之间设有螺旋复位弹簧,伸缩杆伸出端与加力器连接,外壳另一端与机架连接;
所述发电机上设有油门自动调节器,可以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发动机转速,负荷较小时,发动机转速自动降低以节能降耗,并减少环境污染;
所述机架上设有扭矩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以及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与扭矩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控制盒表面设有包含电压表、扭矩表、扭矩调节旋钮和闪光报警指示灯的仪表盘。在松紧螺栓的同时,通过扭矩传感器对扭矩进行检测,并由信号检测处理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由扭矩表显示出来,调节扭矩旋扭可设定不同的扭矩值,当达到该扭矩时,闪光报警指示灯提示操作者已达到设定值,保证了螺栓扣压力的标准化。所述信号检测处理电路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春莲;杨生进;李鹏,未经齐春莲;杨生进;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