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隔震盆式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1620.9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进;李金红;张健;付强;张大伟;赵九平;张勇;张晓燕;信建军;信玉霞;吴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隔震盆式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隔震盆式支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为适应温度变化等产生的水平位移及转角、减震需求,需要安装支座进行承压和传递梁上传来的水平力。当前所使用的盆式支座包括上座板、橡胶承压板和底盆。这种盆式橡胶支座,在地震发生时不能有效起到减隔震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地震发生时能有效起到减隔震作用的减隔震盆式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座板、橡胶承压板和底盆,所述底盆的底部为凸面,底盆的下面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为与凸面相匹配的凹面。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底盆和底座间设置有聚四氟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底盆相匹配处用剪力销固定有限位挡块;所述的凸面为凸球面,凹面为凹球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隔震盆式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底盆的底部为凸球面,底盆的下面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为与凸球面相匹配的凹球面,所述的底盆和底座间设置有聚四氟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底盆相匹配处用剪力销固定有限位挡块。在正常情况下,剪力销和限位挡块保证上面的盆式支座不发生转动和位移,与普通盆式支座作用相同。当地震发生时,底盆产生位移将剪力销剪断,限位挡块脱落,上部盆式支座沿下部底座做钟摆运动,从而达到减震消能作用。当地震消除后,上部盆式支座沿下部底座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隔震盆式支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隔震盆式支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隔震盆式支座的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隔震盆式支座为固定盆式支座,包括上座板1、橡胶承压板2和底盆3,底盆3的底部为凸球面,底盆3的下面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为与凸球面相匹配的凹球面,底盆3和底座4间设置有聚四氟滑板5,底座4的顶部与底盆3相匹配处用剪力销6固定有限位挡块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隔震盆式支座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固定盆式支座,也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单向活动支座,当然也可以为多向活动盆式支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隔震盆式支座,在正常情况下,剪力销6和限位挡块7保证上面的盆式支座不发生转动和位移,与普通盆式支座作用相同。当地震发生时,底盆3产生位移将剪力销6剪断,限位挡块7脱落,上部盆式支座沿下部底座4做钟摆运动,从而达到减震消能作用。当地震消除后,上部盆式支座沿下部底座4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