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墙体地源热调温的冬暖日光温室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1654.8 | 申请日: | 200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平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墙体 调温 冬暖 日光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墙体地源热调温的冬暖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为种植农作物、花卉、蔬菜提供了温度条件,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室大棚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温作用。但是在我国北方等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昼夜温差较大,白天由于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到了夜晚温度迅速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尽管夜间在温室大棚的表面覆盖保温被,但是棚内农作物仍时有冻伤。为防冻抗寒,保证棚内农作物不被冻伤,需采用炉火或电热装置等热源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浪费了燃料等能源,污染了环境,占用了人工,增加了种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墙体地源热调温的冬暖日光温室。由于当地冰冻线以下土壤温度高于地上的温度,土壤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土壤温度波动较小,基本不随外界气温变化。冬季有效的利用地下土壤温度来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保证农作物常年正常生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后墙、侧墙、支撑架、采光面组成的冬暖日光温室,其种植室地面下挖至当地冰冻线以下;还由热交换器、循环管道、鼓风机组成;在冬暖日光温室后墙外堆放土壤,使土层垂直及水平厚度大于地面至当地冰冻线距离;在冬暖日光温室后墙土层或侧墙壁内的中下部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两端与循环管道连接,循环管道进入种植室内,并安装有鼓风机;或循环管道与种植室内的散热器连接,并安装有循环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寒冷地区利用大棚反季节种植蔬菜等作物冬季取暖保温的问题。白天日照充足时,种植室内的温度较高,可有效地为温室的墙壁及土壤充分蓄热;夜间室内气温下降,打开鼓风机,将种植室内温度较低的气体送入墙壁涂层内的热交换器中,与土壤进行温度交换提高温度,再流回种植室,保证种植室内的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夏季当种植室内的温度过高时,可利用土壤温度低于环境气温的特点,使用该循环装置为种植室内降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合理利用土壤温度,节约能源,节省了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热交换器、2循环管道、3鼓风机、4冬暖日光温室、5种植室、6采光沟土壤坡面、7集水沟。
实施例1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后墙、侧墙、支撑架、采光面组成的冬暖日光温室4,其种植室5地面下挖至当地冰冻线以下;还由热交换器1、循环管道2、鼓风机3组成;在冬暖日光温室4后墙外堆放土壤,使土层垂直及水平厚度大于地面至当地冰冻线距离;在冬暖日光温室4后墙壁内土层的中下部设置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距离冬暖日光温室4后墙内墙面0.2——1米,热交换器1两端与循环管道2连接,循环管道2伸出墙面进入种植室5,并安装有鼓风机3。冬暖日光温室4前侧有一条采光沟,采光沟土壤坡面6与水平面呈30——60度夹角,加强种植室5边角处农作物的光照;采光沟底部有集水沟7,集水沟7与旱水窖相连。
白天日照充足时,种植室5内的温度较高,使温室的墙壁及土壤充分蓄热;夜间种植室5内气温下降,这时打开鼓风机3,将种植室5内温度较低的气体送入墙壁土层内的热交换器1中,与土壤进行温度交换后流回种植室5,提高种植室5内的温度,保证农作物生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种植室5内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两端与循环管道2连接,使热交换器1、循环管道2、散热器形成水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上安装有循环水泵;利用水循环提高种植室5的温度。
热交换器1的安装位置可根据种植室5内的温度要求,选择在土层中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平,未经刘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孔的支架
- 下一篇:新型夹钳位置夹紧及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