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瘪胎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1899.0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6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未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九军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瘪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摩托车、轻便三轮车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而当这类交通工具因某种原因瘪胎后,只好推车寻找补胎者;当找到补胎者后,内胎往往被辗烂,外胎也会受到诸如起毛、跳线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只能更换内胎维修,遇外胎已起毛跳线时,还会造成日后瘪胎的隐患。因此,人们需要一种瘪胎保护装置,在轮胎瘪胎后,能够在推动行走过程中,防止内胎被辗烂、外胎起毛跳线,从而便于在补胎过程中彻底维修,以节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存放、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能够在车辆推动行走过程中,防止内胎被辗烂、外胎起毛跳线,从而便于在补胎过程中彻底维修,以节省成本的瘪胎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瘪胎保护装置由转轮、转轴和拉绳装置组成,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轮,转轴的中间部分裹着一层减震套;拉绳装置由两根拉绳、拉钩构成,两根拉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转轮和减震套之间的转轴上,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拉钩,在两根拉绳之间桥接定位绳。
本实用新型在每个转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穿装在转轴上的平光垫,在转轮和减震套之间的转轴上有左轴孔与右轴孔,拉绳与转轴的固定端穿装在轴孔内并打结固定在转轴上;定位绳和拉钩均通过可调卡子与拉绳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拉钩各设置一根带有拉钩的前轮备用绳,在两个拉钩之间设置前轮定位绳。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套为胶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绳和定位绳为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轮备用绳和前轮定位绳为尼龙绳。
本瘪胎保护装置由转轮、转轴和拉绳装置组成,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轮,转轴的中间部分裹着一层减震套;拉绳装置由一根拉绳、拉钩构成,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轮和减震套之间的转轴上,拉绳的中部固定有拉钩,在“U”字型的拉绳的左右两段拉绳之间桥接定位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存放、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是一种能够在车辆推动行走过程中,防止内胎被辗烂、外胎起毛跳线,从而便于在补胎过程中彻底维修,以节省成本的瘪胎保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拉绳装置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拉绳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瘪胎保护装置,由转轮1、转轴2和拉绳装置组成,在转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轮1,转轴2的中间部分裹着一层减震套10;拉绳装置由两根拉绳4、拉钩5构成,两根拉绳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转轮1和减震套10之间的转轴2上,两根拉绳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拉钩5,在两根拉绳4之间桥接定位绳6。在每个转轮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穿装在转轴2上的平光垫9,在转轮1和减震套10之间的转轴2上有左轴孔7与右轴孔8,拉绳4与转轴2的固定端穿装在轴孔内并打结固定在转轴2上;定位绳6和拉钩5均通过可调卡子3与拉绳4连接固定。两个拉钩5各设置一根带有拉钩的前轮备用绳11,在两个拉钩5之间设置前轮定位绳12。所述减震套10为胶管。所述拉绳4和定位绳6为尼龙绳。所述前轮备用绳11和前轮定位绳12为尼龙绳。
如图1、3所示:本瘪胎保护装置,由转轮1、转轴2和拉绳装置组成,在转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转轮1,转轴2的中间部分裹着一层减震套10;拉绳装置由一根拉绳4、拉钩5构成,拉绳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轮1和减震套10之间的转轴2上,拉绳4的中部固定有拉钩5,在“U”字型的拉绳4的左右两根拉绳之间桥接定位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九军,未经未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1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