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止液力增扭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2328.9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潘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自立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F16H4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止液力增扭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止液力增扭联轴器。
背景技术
液力联轴器在煤矿运输设备中使用多年,它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效率低,耗电量大,维修难。这在刮板机输送机与胶带输送机中尤为突出,现有刮板输送机液力联轴器传递动力时由于存在泵轮与涡轮的滑差约2%-3%,其效率较低,尤其在传递大载荷时,滑差更大,效率也就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增大启动及低速输出扭矩的锁止液力增扭联轴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止液力增扭联轴器,包括与增扭联轴器外壳连成一体的泵轮、输入轴,与输出轴固定相连的涡轮,导轮、锁止离合器以及锁止离合器驱动机构,其中导轮依次通过单向离合器、导轮固定套与安装增扭联轴器的减速机壳相连,锁止离合器由通过摩擦片连接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输出轴连接,另一部分与增扭联轴器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导轮固定套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锁止离合器驱动机构包括叶片泵、蓄能器、电磁三通阀、压力继电器,其中叶片泵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叶片泵带动液体依次流经蓄能器、电磁三通阀、压力继电器至锁止离合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增加在涡轮和泵轮之间的带有单向离合器的导轮,并增加锁止离合器及其驱动机构,在起动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电机传动效率,增大了启动及低速输出扭矩,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在导轮固定套上增加温度传感器,解决了传统液力联轴器的喷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锁止离合器驱动系统原理图;
图3是本新型泵轮、涡轮和导轮工作状况分析图;
其中:1、增扭联轴器外壳,2、单向离合器,3、导轮固定套,4、输出轴,5、轴承,6、导轮,7、泵轮,8、涡轮,9、叶片泵,11、锁止离合器,12、锁止离合器液压活塞,20、压力继电器,21、蓄能器,22、安全溢流阀23、电磁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新型包括与增扭联轴器外壳1连成一体的泵轮7、与输出轴4固定相连的涡轮8,导轮6、锁止离合器11以及锁止离合器驱动机构,锁止离合器11一半安装在增扭联轴器输出轴4上,而另一半安装在增扭联轴器外壳1上,中间有若干摩擦片,锁止离合器驱动机构包括叶片泵9、安全溢流阀22、蓄能器21、电磁三通阀23、压力继电器20,驱动机构原理图如图2所示,泵轮7铸造在与电动机相连的增扭联轴器上,电机旋转时泵轮及增扭联轴器一起旋转,导轮则通过导轮固定套3与安装增扭联轴器的减速机壳固定相连,泵轮7、导轮6、涡轮8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工作时,电动机运转带动增扭联轴器旋转,从而带动泵轮7与之一同旋转,泵轮7内的工作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由泵轮7叶片外缘冲向涡轮8并沿涡轮8叶片流向导轮6,再经导轮6叶片流回泵轮7叶片内缘形成循环的液流。由于多了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6,在液体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6给涡轮8一个反作用力矩,从而使涡轮8输出扭矩不同于泵轮7输入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自立,未经潘自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