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电机车电动机超温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2412.0 | 申请日: | 200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常爱军;张红兵;贾双春;张晓明;郭晓阳;张林红;王永生;秦武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爱军;张红兵;贾双春;张晓明;郭晓阳;张林红;王永生;秦武堂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H02H5/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骆 洋 |
地址: | 046031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机车 电动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电机车,具体是一种矿用电机车电动机超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窄轨电机车是矿山地面或井下长距离运送材料和人员的主要运输工具,但随着矿山煤炭产量的不断提高,在长时间运行下,电机车的故障率也越来越高,其中电动机故障所占比例最大,而且电动机大修成本较高。通过对离车修理的电动机故障综合分析得知,电动机的主要故障有:1、由于过载、局部接地、断路和非正规操作引起的电动机过热烧毁,占电动机故障的70%以上;2、由于现有电机制造工艺差异及保护的离散性,导致电机车电动机温度在超过其绝缘材料耐热等级时,绝缘材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致使电机绕组长时过热,导致电机绕组(包括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烧坏。针对上述两种情况,目前,国外大型交流电动机已有相应的超温保护措施,但由于矿用电机车采用直流供电的特殊性,国内、外矿用电机车的直流电动机还没有实现超温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矿用电机车的直流电动机还没有实现超温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用电机车电动机超温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矿用电机车电动机超温保护装置,包括温控模块CB、温控模块CB的接点CB-1与电机车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真空断路器内脱扣器线圈QF串联构成的执行电路、温控模块CB的常开接点CB-2与报警器BJ串联构成的报警电路、以及设置于电机车电动机定子绕组处的温度传感器ST,温控模块CB的温度信号采集端与温度传感器ST的输出端连接,执行电路、报警电路并联于电源E两端。
设置于电机车电动机定子绕组处的温度传感器ST在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升至温控模块CB的动作值时(动作值应为电动机定子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向温控模块CB发出信号,使温控模块CB的接点CB-1的状态发生改变(其中,接点CB-1为常开接点时,与真空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的线圈串联;接点CB-1为常闭接点时,与真空断路器的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串联),分离断路器的主触头,进而切断电机车电动机M的电源,使电机车停运;同时,温控模块CB的常开接点CB-2闭合,报警器BJ执行超温预警。这样,就可使电机车在运行过程中,无论是过载、机械性卡阻引起的电动机过热,还是电枢、换向极或定子绕组局部短路等原因引起的过热,只要温度得到绝缘材料的耐热极限,温度模块CB就会动作,并作用于电机车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的真空断路器,使电机车电动机控制电路断路,电动机停止运行,从而实现电动机绕组的过热保护,避免电动机进一步的烧坏。温控模块CB是现有公知产品,能由市面上购得。由于电动机的大部分故障都会导致电动机发热,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述超温保护装置能及时发现电动机运行中是否发生故障,便于及时处理,预防事故进一步扩大。填补了国内空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合理,实现了对电机车电动机的超温保护,避免了电机车电动机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绝缘材料老化、电动机损坏,提高电机车运转效率,大幅度降低了电动机的大修率,减少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矿用电机车电动机超温保护装置,包括温控模块CB、温控模块CB的接点CB-1与电机车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真空断路器内脱扣器线圈QF串联构成的执行电路、温控模块CB的常开接点CB-2与报警器BJ串联构成的报警电路、以及设置于电机车电动机定子绕组处的温度传感器ST,温控模块CB的温度信号采集端与温度传感器ST的输出端连接,执行电路、报警电路并联于电源E两端。
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电动机内绝缘材料的耐热极限,选择不同型号的温度模块或设定不同的温度动作范围;温控模块CB、执行电路及报警电路的电源采用蓄电池或电机车的车载电源;但是由于电机车供电的特殊性(直流250V或550V),不便于由电机车的车载电源取出温度模块以及执行电路、报警电路所需要的电源,以电阻分压虽能得到所用的直流电压,但对人身安全极为不利,因此,应先用逆变器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再经过变压器取出所需要的电压,最后经过整流、滤波、稳压来得到。也就是说,整个接取电压过程为:直流→交流→直流→整流→滤波→稳压等几个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爱军;张红兵;贾双春;张晓明;郭晓阳;张林红;王永生;秦武堂,未经常爱军;张红兵;贾双春;张晓明;郭晓阳;张林红;王永生;秦武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