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夹可调内孔精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2764.6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政;宋旗跃;刘开明;杨卫平;王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6 | 分类号: | B23B27/0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可调 内孔精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具体为一种机械夹可调内孔精车刀。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行业,进行内孔加工时所用的刀具通常为焊接刀具,即刀杆与刀头焊接为一体。而在生产企业附属的、非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行业,加工工件尺寸不同、非批量加工,依据生产检修需要,接收的工件相关加工尺寸互不相同随机出现,当使用上述传统的焊接成型刀具加工内螺纹工件时,其灵活性、实用性差,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在加工过程中,对刀具的刃磨,刀杆和刀头同时被磨掉,刀头磨尽后刀杆同时报废,利用率低;②加工不同深度内孔时,为保证加工精度需刃磨不同长度刀杆的刀具并进行更换,需备用刀具数量大、刃磨工作量大、刀具损耗量大、更换刀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③为保证加工精度、控制进刀量,改变刀头前后角、刃倾角困难,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生产企业附属的、非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行业,内孔工件加工时采用传统焊接型刀具,存在刀杆、刀头利用率低、灵活性差、实用性差而导致加工效率低、费工费时等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夹可调内孔精车刀。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机械夹可调内孔精车刀,包括刀座、刀杆以及位于刀杆一端的扇形刀头,刀座内且沿其轴向方向开有刀杆安装通孔,刀座上方间隔开有与刀杆安装通孔连通的刀杆定位螺纹孔,刀杆定位螺纹孔内插有定位螺纹销钉;刀杆贯穿设置在刀座内,刀杆上且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有与定位螺纹销钉末端配合的径向环状定位槽;刀杆一端倾斜设置刀头固定轴,刀头固定轴下端开有夹持凹槽,扇形刀头位于夹持凹槽内,刀杆上且位于夹持凹槽一侧装有与夹持凹槽槽壁顶紧的压紧螺钉。
所述刀杆上且位于刀头固定轴一侧装有与刀头固定轴顶紧的定位螺钉,可对刀头固定轴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刀头运行稳定;所述刀杆上并与扇形刀头相对的另一端开有刀头安装通孔以及起定位作用的刀头压紧螺钉,该刀头安装孔内可安装低速钢或白钢刀头,并在其侧面用刀头压紧螺钉将其顶紧,这样,刀杆两端可分别安装不同的刀头,使用时仅需调整刀杆的方向即可,进一步扩大了该刀具的使用范围;刀杆上且位于各个定位螺纹销钉下端开有贯通的轴向滑动槽,当刀杆在刀座的刀杆安装孔内前后滑动,以调节刀杆的有效工作长度时,定位螺纹销钉末端可沿轴向滑动槽移动;刀座下方开有与机床相互配合的轴向安装槽,便于将整个刀具定位在机床上并将刀座与刀杆压紧。
与传统焊接型刀具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刀杆可在刀座内的刀杆安装孔内前后滑动,使得刀杆长度在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可调;
2、刀头与刀杆通过刀头固定轴、压紧螺钉、定位螺钉活动连接,结构稳定、简单,刀头易更换,而且刀头刃角可转动循环使用,刀杆可重复使用;
3、刀头可在刀杆端部调整,使刀具刃倾角改变,切削受力好,切削过程平稳,加工表面粗糙度精度明显提高;由于刃倾角增大,减少切削阻力和切削变形;刀口可在刀体内旋转,刀具中心高、刃倾角、前角、后角可调整,易于优选到最佳加工角度;
4、刀杆两端分别装有不同用途的刀头,仅需调整刀杆的方向,即可对不同孔进行加工,进一步扩大了该刀具的使用范围;
总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刀具,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刀具的储备品种,降低生产成本,预期将使现有刀具的种类减少10种,刀具的寿命由现在的平均半个月延长至两个月,由此每年可节约大量费用,同时,可以将加工效率提高到原来的两至三倍,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中:1-刀座,2-刀杆,3-扇形刀头,4-刀杆安装通孔,5-刀杆定位螺纹孔,6-定位螺纹销钉,7-径向环状定位槽,8-刀头固定轴,9-夹持凹槽,10-压紧螺钉,11-定位螺钉,12-刀头安装通孔,13-刀头压紧螺钉,14-轴向滑动槽,15-轴向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