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卡箱中IC卡的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2785.8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贾恒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恒石 |
主分类号: | G06K13/12 | 分类号: | G06K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卡箱中 ic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收、发卡机用的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储卡箱中IC卡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IC卡自动收、发卡机中IC卡的输送过程一般采用托卡盒,借助传动机构将托卡盒向上运动准备IC卡的收与发过程。现有技术中的托卡盒在储卡箱内运动过程主要是通过托卡盒与储卡箱内壁上设置的凹凸槽轨道进行上下摩擦滑动,时间长久后由于摩擦阻力会影响储卡箱的使用寿命,不能保证托卡盒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托卡盒的运动轨道容易产生变形,造成出卡口与IC卡的对准性能差,还容易造成IC卡在托卡盒中卡死以导致收、发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而且目前的托卡盒一般为简单的盒体,在托住IC卡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弹性有可能会造成对IC卡的损害,现有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给本领域工作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输送IC卡的装置的稳定性、减少托卡盒对IC卡的挤压而产生的损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储卡箱中IC卡的输送装置,将输送装置的结构从新设计,实现了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卡箱中IC卡的输送装置,以上输送装置设置在卡机支架上作为IC卡的传送机构,输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滑块、带有缓冲装置的托卡装置、定位在卡机支架上的、由齿型带轮和配套齿型带组成的传动副,齿型带与托卡装置形成固定连接,托卡装置与滑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提高了发卡的成功率,托卡装置对IC卡的挤压力均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卡机支架,2是滑块,3是托卡装置,4是支撑块,5是支撑柱,6是固定角铁,7是齿型带轮,8是齿型带,9是压簧,10是轨道,11是托卡板,12是安装孔,13是穿孔,14是导向滚轮,15是驱动电机,16是IC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一种储卡箱中IC卡的输送装置,以上输送装置设置在卡机支架上作为IC卡的传送机构,上述的输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滑块2、带有缓冲装置的托卡装置3、定位在卡机支架1上的、由齿型带轮7和配套齿型带8组成的传动副,齿型带8与托卡装置3形成固定连接,托卡装置3与滑块2固定连接。
上述的托卡装置3的结构中包括带有支撑柱5的支撑块4、固定角铁6、压簧9和托卡板11,支撑柱5和托卡板11滑动连接,借助压簧9形成缓冲装置,固定角铁6与齿型带8固定连接。
上述的滑块2的结构中包括导向滚轮14、与固定角铁6配套的安装孔12和穿孔13,滑块2与固定角铁6固定连接,导向滚轮14与卡机支架1上设置的轨道10形成滚动配合连接。
上述的输送装置中设置有与传动机构配套的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与传动机构一起固定在卡机底座内。
上述的与传动机构配套的驱动电机15为力矩电机。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参看图1和图2,当储卡箱在无卡状态或无储卡箱时,托卡装置3将向下运动完全进入底座总成内;更换储卡箱时,当储卡箱装卡到位后,驱动电机15全电压转动由齿型带8带动支撑块4连带滑块2和IC卡16向上运动,当运行到发卡位置后,IC卡16顶到发卡机芯底部,由于驱动电机15继续转动,则IC卡16和托卡板11向下压住压簧9;当达到预定额定压力时发卡机主控板调整电源电压,使驱动电机15在低压状态长时间保持堵转状态以保正IC卡16对发卡机芯的额定压力。发卡机发出卡后驱动电机15就开始缓慢转动,由齿型带8带动支撑块4连带滑块2和IC卡16沿轨道10运动,始终保持发卡所需的额定压力。该装置由于输送IC卡装置和储卡箱是分离可以采用驱动电机15这样的零部件,并利用驱动电机15在低压堵转状态的特性使发卡机在发卡状态下能保持IC卡16对发卡机芯稳定的工作压力;滑块2在轨道10中运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小,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该托卡装置3水平度高,提高了卡片对准卡口的准确性,解决了原储卡箱使用寿命短,结构强度低,精度和托卡水平度差等缺陷,从而提高了发卡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恒石,未经贾恒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微孔膜的方法
- 下一篇:制备多相药物组合物的固体剂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