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托辊在线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2836.7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F27B7/2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5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窑托辊 在线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体的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辊在线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支撑托辊表面磨损不均匀,筒体长期处于一个位置运行,一方面加剧了托辊表面的磨损;另一方面筒体与托辊在相互转动时产生的轴向窜动力将全部转移到托辊轴承上,轴承的负载剧烈增加。
回转窑支撑托辊和滚带表面磨损不均匀,托辊表面母线逐步被磨出不同程度的弧形凹槽,严重的凹槽最深约30mm,虽然托辊经过很多次调整,但凹槽将滚带顶死,筒体无法实现在托辊轴线上窜动,这样加剧了托辊表面磨损,而且筒体与托辊在相互转动时产生的轴向窜动力将全部转移到托辊轴承上,轴承的负载剧烈增加,筒体本身的应力增加,大小齿轮两侧面很快就出现台梭,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导致重大的设备事故,因此必须对三组支撑所有托辊进行更换,并对托辊调整,才能实现筒体正常运行。但更换托辊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托辊更换调整需要大量时间,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回转窑托辊在线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回转窑托辊在线修复装置,包括刀具以及用于固定刀具的刀头夹,刀头夹底部可滑动安装在轨道座上,刀头夹上穿设丝杠,丝杠与轨道座上的轨道平行,丝杠一端安装驱动轮。
丝杠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轨道座上。轨道座底部设置安装用底座。
刀头夹上与丝杠的配合面上设置通套刀头夹底部开有燕尾槽,轨道座上设有可插设于燕尾槽内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托辊表面进行在线车削修复,使回转窑筒体恢复到正常运动状态,解决了托辊表面磨损不均匀的问题,即节约了更换托辊的时间,不影响正常生产,又节约了托辊备件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刀头夹,2-丝杆,3-驱动轮,4-轴承座,5-轨道座,6-底座,7-通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回转窑托辊在线修复装置,包括刀具以及用于固定刀具的刀头夹1,刀头夹1底部可滑动安装在轨道座5上,刀头夹1上穿设丝杠2,丝杠2与轨道座5上的轨道平行,丝杠2一端安装驱动轮3。
丝杠2两端通过轴承座4安装在轨道座5上。轨道座5底部设置安装用底座6。
刀头夹1上与丝杠2的配合面上设置通套7。刀头夹1底部开有燕尾槽,轨道座5上设有可插设于燕尾槽内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切削前用划针进行找正,尽量使车刀的进给方向与托辊的轴线平行,避免修复后的托辊出现大小头或椭圆形,切削时应随时观察托辊的运转情况,特别是轴承是否出现异音,异振,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减小车刀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完毕后用纱布对已加工后的托辊母线进行适当处理,以减小托辊与筒体由于接触面不平产生的振动及摩擦系数.
托辊经过粗车,精车及砂磨后,表面粗糙度基本能达到预定效果,通过压铝管法检验托辊与滚带的接触情况,钻形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出托辊的歪斜(在未进行修复前,压出的钻形形状不准确),为下一步调整托辊提供了较准确的参考数据,对托辊进行调整后,由于凹槽被车削,筒体能够实现上下窜动,正常运转,节约了更换托辊的检修费用和备件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2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