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载物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055.X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2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铜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19/30;B62K21/02;B62K21/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载物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前载物自行车。
背景技术
普通自行车包括有车把、车架、前后轮及驱动机构等部分。目前很多自行车是在车把前部加装一个车筐用以载物,在后衣架上安装一个小车座用以安置幼童。由于车筐的上连接点是与车把轴相接,因此,当车筐内盛装较重的物品时,就会对骑行者的车把的掌控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随之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安置在后衣架上的儿童或货物,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不能进行很好地监管。尤其是后衣架上的幼儿的人身安全不能受到保障,成为现有自行车的一大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前载物自行车,解决自行车的骑行安全和载人载物的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载物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架、前后轮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自行车前叉上套接有前叉外圆管,在自行车把轴上套接有把轴外圆管,所述前叉外圆管和所述把轴外圆管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在所述自行车前叉和所述自行车把轴之间接有铰接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在自行车前叉和把轴之间设置的铰接杆来实现车把对前叉及前轮的方向控制。在前叉外圆管和把轴外圆管之间的横梁上可以加装载物用的车筐,也可安装儿童座椅或婴儿床等。这样,将儿童安置于骑行者的前面,使其不会离开骑行者的视线,而且由于安置儿童座椅的横梁下方没有车轮,因此还可避免在骑车时将孩子的脚别在车轮辐条里所造成的伤害。由于安置车筐或座椅的横梁不与自行车的把轴直接关联,因此,其所载物品重量对于车把的掌控影响程度很小,从而使本自行车更加易于骑行,也提高了安全性。由于车把与车座的间离缩小,还可使骑行者的坐姿改变,骑行更加舒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
在所述自行车前叉上接有前铰接板,在所述自行车把轴底端接有后铰接板,所述前铰接板和所述后铰接板是在板体上固接有球头连接头或十字轴连接头,球头连接头或十字轴连接头与所述铰接杆相铰接。
所述球头连接头或十字轴连接头设置在所述铰接板的两侧端,在所述自行车前叉和所述自行车把轴之间设置有两根铰接杆,两根铰接杆分别与两侧端的所述球头连接头或十字轴连接头相铰接。
所述前铰接板固定于所述自行车前叉的中部,所述后铰接板固定于所述自行车把轴的下端。
所述前铰接板和所述后铰接板分别通过紧固件或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自行车前叉或所述自行车把轴上。
自行车的前轮直径小于后轮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铰接杆与前把轴和前叉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前叉铰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把轴铰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前载物自行车的中轴以后部分与现有自行车的结构相同;改进部分是将自行车把轴与前叉轴分离并前后分置,在自行车前叉1上套接有前叉外圆管2,在自行车把轴8上套接有把轴外圆管4;前叉外圆管2和把轴外圆管4之间以水平横梁3连接。自行车前叉1和自行车把轴8之间通过铰接杆5相连接。
如图3、图4所示,在自行车前叉1上固定有通过螺钉固定前铰接板6。前铰接板6是在板体两侧端固接有球头连接头9,也可以是十字轴连接头。在自行车把轴8的底端焊接有后铰接板7。后铰接板7是在板体两侧端固接有球头连接头9。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前叉1和自行车把轴8之间设置有两根铰接杆5,前铰接板6和后铰接板7两侧端上对应的球头连接头9之间分别与铰接杆5相铰接。这样即可通过铰接杆5实现车把对前叉及前轮的转向控制。
图2所示,前铰接板6固定于自行车前叉1的中部,后铰接板7固定于自行车把轴8的底端,二者之间的铰接杆最好为水平设置。所述的横梁3为水平横梁,把轴外圆管4位于把轴的下部,自行车的前轮直径小于后轮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水平横梁距地面的高度较低,因此,配装的载物筐或幼儿座椅的重心也就较低。如此,既增加了自行车骑行载物时的稳定性,也可更大程度地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铜,未经吴建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