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列车轴位移动态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3534.1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峰;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4 | 分类号: | G01B11/04;G01B11/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杰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轴 位移 动态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保修与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对汽车轴位移检测的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轴的日常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在进行汽车检测的检测线中除了对其进行外观目测外,对车轴的轴位移也即轴不平行度或轴距差也提出了明确的检测要求,在国家公安部行业标准GA 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测项目方法》及其“宣贯讲义”中也指出了相对应的检验方法;在GA 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测项目与方法宣贯讲义的6.2.7.4一章中规定:行驶系检查检查钢板吊耳及销有无松旷;中心螺栓、U形螺栓是否紧固;检查有无车桥移位现象(必要时用卷尺测量左、右侧轴距差值)。目前该项目的检测方法均需要人工手工操作,其检验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远不能满足检测线的实际要求,使国家标准不能得到切实执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对汽车轴位移检测的自动检测系统,其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准确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由轴位移检测装置和与之配套连接的主控计算机构成,所述轴位移检测装置由前后对齐且平行放置的左轮检测通道和右轮检测通道构成,各检测通道分别包括两部分:一侧为检测信号的发射端,另一侧为检测信号接收端,在各检测通道设置有4组以上,等距、平行的的检测信号线,信号线的间距在50~200mm,且各信号线处于同一高度平面,距地面高度在20~1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轴位移检测装置发射接收的一般为光线信号。
轴距检测装置的测量原理是:在检测时,汽车车轮以直线低速(5km/h左右)匀速或匀变速驶过检测通道。在车轮通过检测通道的过程中,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并记录下车轮遮挡每组光线时的时间,利用光线的物理间距计算出车轮的通过速度,再按如下方法计算出车辆的轴位移:
轴位移:ΔS=ΔSq+ΔSh ΔSq由(ΔSqq1+ΔSqh1)/2
··· 经过虑波处理后得出
(ΔSqqn+ΔSqhn)/2
ΔSh由(ΔShq1+ΔShh1)/2
··· 经过虑波处理后得出
(ΔShqn+ΔShhn)/2
在公式中:
ΔSq-指前轴左、右轮中心偏差,mm;
ΔSh-指后轴左、右轮中心偏差,mm;
ΔSqqn、ΔSqhn-指前轮前边沿偏差和前轮后边沿偏差,mm;
ΔShqn、ΔShhn-指后轮前边沿偏差和后轮后边沿偏差,mm;
前轮前边沿偏差:ΔSqqn=Δtqqn×vqqn
前轮后边沿偏差:ΔSqhn=Δtqhn×vqhn
式中:
vqqn-指前轮前边沿通过某一个光线时的速度,km/h;
Δtqqn-指与某一速度所对应的,车辆前轴左、右轮前边沿遮挡同一直线上的光线时的时间差,s;
vqhn-指前轮后边沿通过某一个光线时的速度,km/h;
Δtqhn-指与某一速度所对应的,车辆前轴左、右轮后边沿遮挡同一直线上的光线时的时间差,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限长带形皮条自动缠绕机
- 下一篇:输送带清洁器用的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