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588.8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赵东来;张忠义;安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施工 隧道 管片 复合型 橡胶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速,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地铁建设施工中,引进了盾构机施工,其隧道用混凝土管片拼接而成。解决混凝土管片防水是在管片四周镶嵌上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胶的密封条条体,根据施工线路不同,对变形缝还要在密封条条体表面用氯丁酚醛粘接剂粘贴上一层以天然胶为基胶的遇水膨胀橡胶条。由于遇水膨胀橡胶条中含有高吸水树脂作为膨胀剂,当粘贴后遇到雨水等吸水树脂析出,遇水膨胀橡胶条由密封条条体上自动脱落,施工时又需重新粘贴,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密封条条体和遇水膨胀橡胶条连接牢固、防水效果好的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胶的密封条条体,所述密封条条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密封条条体的顶面中部开有两端为V型槽的凹槽,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在凹槽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的两侧为与V型槽相匹配的楔形凸起;所述密封条条体的顶面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二遇水膨胀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密封条条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制造时,密封条条体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采取特殊配方和工艺,利用配合冷喂料挤出机在出模前便复合为一体的复合橡胶密封条,再同时进入微波硫化生产线,使其共同硫化定形。这样密封条条体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复合硫化为一体,即便多次反复浸水,密封条条体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仍粘接牢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密封条条体的顶面中部开有两端为V型槽的凹槽,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设置在凹槽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的两侧为与V型槽相匹配的楔形凸起,使得密封条条体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结合更紧密。而密封条条体的顶面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二遇水膨胀橡胶条,其防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包括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胶的密封条条体1,密封条条体1的顶面中部开有两端为V型槽2的凹槽3,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设置在凹槽3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的两侧为与V型槽2相匹配的楔形凸起5,密封条条体1与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复合硫化为一体。如图2所示,密封条条体1的顶面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二遇水膨胀橡胶条6。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盾构施工法隧道管片复合型橡胶密封条,制造时,密封条条体1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采取特殊配方和工艺,利用配合冷喂料挤出机在出模前便复合为一体的复合橡胶密封条,再同时进入微波硫化生产线,使其共同硫化定形。这样密封条条体1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复合硫化为一体,即便多次反复浸水,密封条条体1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仍粘接牢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密封条条体1的顶面中部开有两端为V型槽2的凹槽3,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设置在凹槽3内,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的两侧为与V型槽2相匹配的楔形凸起5,使得密封条条体1和第一遇水膨胀橡胶条4结合更紧密。而密封条条体1的顶面设置有与之复合硫化为一体的以天然胶为基胶的第二遇水膨胀橡胶条6,其防水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未经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