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勾踢练习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217.1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园;王冠瑛;刘念禹;左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勾踢练习靶。
技术背景
勾踢是搏击技术中的一种腿法,由于目前没有勾踢专用练习靶,练习者只能在无击打物状态下进行技术模仿练习,其勾踢的速度、力量、位置和真实感觉均与实战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勾踢练习的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勾踢练习靶,该练习靶可有效地解决在模拟仿真状态下进行勾踢练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练习靶中的钢板由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钢板的中间焊接连接铁管,铁管前下端焊接连接上金属圈,在上金属圈内系绳索的上端,在绳索的下端系下金属圈,下金属圈与类腿形靶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类腿形靶子包括类小腿形的帆布制成的上袋、类脚踝形的帆布制成的下袋以及上端为扁带状的橡胶弹力棒,所述上袋和所述下袋之间通过隔底布分隔,所述橡胶弹力棒穿过上袋和下袋,并与下袋的底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述橡胶弹力棒的中下端面设置圆台,圆台上设置托板,所述托板的上面与所述隔底布的下面接触;所述隔底布和与其相接触的帆布缝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袋内填充重体海棉;所述上袋内填充锯末与沙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袋的上面缝合上拉锁;所述下袋的下面缝合下拉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铁管的前端至钢板上部焊接连接斜拉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该勾踢练习靶的外部形状、重量能设置成与人体相近似的形状、重量,练习者在使用该靶练习时,能够在教练的指导下就合理的站位、转身上步、发力顺序、击打位置进行接近实际的仿真练习。二是该勾踢练习靶被击打位置内部设置的重体海棉、橡胶弹力棒的适宜弹力变形不会对练习者构成伤害,使练习能够在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三是该勾踢练习靶被击打后会向受力方向摆动,在模拟人腿摆动后摩擦地面恢复原位,有利于反复练习和多人次的循环练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勾踢练习靶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没有勾踢专用练习靶,给勾踢技术练习带来不便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
钢板7由膨胀螺钉3固定在墙体2上。在钢板7的中间焊接连接铁管5。在铁管5前端至钢板7上部焊接连接斜拉管4。铁管5前下端焊接连接上金属圈6。在上金属圈6内系绳索8的上端。在绳索8的下端系下金属圈9。用粗帆布11制成类腿形靶子,该靶子小腿三头肌下部位置设置隔底布13,隔底布13与周边粗帆布11缝合连接,隔底布13以上构成上袋,隔底布13以下构成下袋。上袋上面缝合拉锁10,打开拉锁10可向袋内填充锯末及沙子12配重物。下袋下面缝合拉锁17,打开拉锁17可向下袋内填充重体海棉16、托板14,橡胶弹力棒15穿过托板14圆孔、隔底布13圆孔、上袋上部圆孔,橡胶弹力棒15的上端为扁带状绕过下金属圈9折叠后粘接连接。橡胶弹力棒15中下端面卡在托板14下面,托板14上面托住隔底布13下面。在上述状态下,勾踢练习靶的总体重量压在橡胶弹力棒15的下端面,即压在勾踢练习靶的足跟底部。
在使用勾踢练习靶时,由实战姿势开始,左脚脚尖外展,膝外展,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左转180°;同时右大腿带动小腿向前、向左弧线擦地勾踢,力达脚背;击打靶子足跟以上跟腱部位。靶子被击打后能仿真人腿被勾起状态,使练习者能够实际体验到完整技术过程,该勾踢练习靶对提高勾踢练习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未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