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4501.9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彦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团环冷机 固定 罩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
背景技术
由于环冷机固定罩子耐火料的开裂和脱落,造成环冷机外壳钢板固定罩子氧化、开裂、变形等,被迫停机检修处理耐火料系统。原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耐火料结构全部采用在钢外壳焊接锚固钩整体打浇注料的施工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在1100℃的高温氧化环境下工作,浇注料易开裂形成横向的裂缝并造成浇注料下沉,一方面高温火焰通过裂缝氧化固定罩子金属外壳,造成固定罩子外壳变形,由于环境温度高又是强氧化气氛,外壳很快就被氧化透,造成系统漏风被迫停产;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罩子外壳变形,造成开裂的浇注料整体下沉,下沉的浇注料刮蹭环冷机的耐火砖(转动部位),环冷机转动过程中蹭掉下沉的耐火料,造成固定罩子耐火料局部或整体脱落,被迫停机检修。一般每3~4个月需要停机检修一次,每次的检修时间为48小时,成为限制生产的主要环节。有的厂家采用轻质耐火料替代原来的重质料,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能有效解决环冷机固定罩子耐火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爆裂、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以解决冷机固定罩子耐火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爆裂、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包括:固定罩壳体、耐火浇注料、耐火浇注料炉顶,还包括多个异型耐火砖,所述异型耐火砖固定在固定罩壳体内侧,且其两侧设置有凹槽,相邻两个异型耐火砖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上述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所述异型耐火砖底部设置有锚固爪。
优选的,上述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所述锚固爪数量为四个,且在所述异型耐火砖两侧呈对称分布。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固定罩壳体内侧固定了异型耐火砖,且其两侧设置有凹槽,使得浇注料与异型耐火砖的凹形槽形成凹凸配合,保证了耐火料形成一个整体,相邻两个异型耐火砖之间留有间隙,给整个浇注料预留了纵向的膨胀缝,在温度很高时,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浇注料开裂脱落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耐火料的脱落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异型耐火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固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以解决冷机固定罩子耐火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爆裂、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缺点的基本思想为:通过在固定罩壳体内侧固定了异型耐火砖,且其两侧设置有凹槽,使得浇注料与异型耐火砖的凹形槽形成凹凸配合,保证了耐火料形成一个整体,相邻两个异型耐火砖之间留有间隙,给整个浇注料预留了纵向的膨胀缝,在温度很高时,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浇注料开裂脱落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耐火料的脱落问题。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团环冷机固定罩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断面图。
其中1为浇注料炉顶,2为异型耐火砖,3为浇注料,4为台车栏板砖,5为固定罩壳体,6为异型耐火砖与浇注料,7为台车栏板壳体,8为砂封系统,9为转动部位。
现有的环冷机固定罩子包括浇注料炉顶1、浇注料3、台车栏板砖4、固定罩壳体5部分,台车栏板壳体7、砂封系统8和转动部位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ID对象定位分析处理系统
- 下一篇:信息共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