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媒体独立接口信号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994.6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伍更新;邵寅亮;公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独立 接口 信号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使用MII(MediaIndependent Interface),即媒体独立接口进行信号传输的系统。
背景技术
LED显示是采用驱动芯片控制LED灯点的点亮及其点亮时间来实现的,典型的LED显示控制芯片是采用串行移位来传输显示数据,其控制信号包括:串行数据data,串行时钟clk,数据加载load,以及驱动输出使能oe。在实际应用中,LED灯点与驱动芯片一起构成灯具,而这些灯具的控制则依靠控制系统来完成,但许多应用的情况是系统与灯具之间需要进行长距离信号传输。传统的方案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来完成4线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在发送端,系统控制器发出级联控制信号data_in、load_in、oe_in、clk_in,编码电路对这4路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得到信号data、load、oe、clk,由差分芯片将上述4个信号转化为4对差分信号data+及data-,load+及load-,oe+及oe-,clk+及clk-,在经过发送端线圈隔离之后,将这4对差分信号作长距离传输。在接收端,上述4对差分信号经过接收端线圈隔离之后,由接收端的差分芯片将其转换为非差分的data,load,oe,clk信号,由于这4个信号均为编码后的信号,不能直接用于LED驱动芯片的控制,因此需要通过解码电路的解码得到data_out、load_out、oe_out、clk_out,然后发送给驱动芯片,完成信号传输的过程。
使用上述方案进行信号传输存在以下问题:
1、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时,为了保护端口,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如采用线圈隔离等,但差分信号为了能通过线圈,则必须在发送端进行编码,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在上述的方案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编码、解码实现均比较复杂;
2、长距离传输时传输速率难以提高;
3、这种电路在EMC电磁兼容方面辐射较大。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即媒体独立接口进行信号传输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媒体独立接口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顺序连接的编码电路、发送端媒体独立接口、差分电路和发送端耦合线圈;
所述编码电路用于接收发送端驱动信号流,编码为发送端控制信号流,通过所述发送端媒体独立接口输出;
所述差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控制信号流,编码为差分信号流通过所述发送端耦合线圈输出;
所述接收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接收端耦合线圈、差分转换电路、接收端媒体独立接口和解码电路;
所述接收端耦合线圈用于接收所述差分信号流,由所述差分转换电路转换为接收端控制信号流;
所述解码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接收端媒体独立接口,接收所述接收端控制信号流,将其解码为接收端驱动信号流并输出。
所述的系统,所述发送端还包括与所述编码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发送端驱动信号流的产生和传输。
所述的系统,所述接收端还包括与所述解码电路相连接的LED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驱动信号流,驱动LED灯点。
所述的系统,所述编码电路包括编码模块、时钟模块和使能模块;
所述时钟模块与所述编码模块相连接,用于产生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使能模块与所述编码模块相连接,用于产生第二使能信号;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接收所述发送端驱动信号流,按照媒体独立接口协议要求,采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编码,通过所述发送端媒体独立接口向所述差分电路输出所述发送端控制信号流。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即媒体独立接口传输LED驱动信号,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明显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MII接口及其相应电路传输多线LED驱动芯片控制信号,传输距离最大能够达到100m,同时还可以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如上述的100Mbit/s),较好地满足了长距离传输的应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拉伸式密码防伪瓶盖
- 下一篇:一种空转防撬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