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避灾指挥与撤离指示系统个人终端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091.X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毛允德;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允德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避灾 指挥 撤离 指示 系统 个人 终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避灾指挥与撤离指示系统个人终端机,该分站用于同地面控制中心和个人终端机配套使用,形成地面、井下和个人相互联系的避灾指挥和撤离指示系统,在出现需要进行灾难报警和撤离井下人员的情形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发出警报和撤离命令,通过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引导井下人员撤离,属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事故特别是煤矿事故在各类事故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重,我国每年因为煤矿事故死亡的人员6000人左右,事故每年直接损失120亿元以上。
煤矿灾害主要分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等类别。在发生重大事故或者遇到重大事故隐患时,依据国家有关规程和标准规定,可能受灾害威胁区域的井下人员必须紧急撤离。从撤人角度来讲,事故和事故隐患可以分成两类,就是水灾类(含顶板、非火灾的机电事故)、火灾类(包括瓦斯、煤尘、发火等),因此国家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必须设置避灾路线,一个是避水灾路线、一个是避火灾路线。在接到撤离命令或者发现灾害时,应按照指定的路线撤离。
目前矿井灾害监控和指挥撤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井下的各种传感器采集设有灾害的参数,例如瓦斯浓度等,通过传感器上的显示装置进行数据显示,当检测到危险参数时.,通过声光等报警器方式进行报警,井下人员在接到报警或发现灾害出现时,通过电话通知地面有关人员,地面有关人员在出现危险状况时通过电话方式通知井下人员撤离,井下撤离路线由设置在井下的指示牌显示,通常是画一个箭头显示撤离方向,并且注明是避水灾路线或是避火灾路线。
这种灾难监测和撤离指挥的方式存在多种缺陷,一是通过电话方式报告灾难和命令撤离,花费的时间长,容易造成延误;二是当井下人员不在电话旁时,极易出现通知不到的情形,例如2007年山东华阳矿业的溃水事故,就因为通知不到等原因致使多死亡数十人;三是在出现灾难的情形下,人员难以发现对撤离路线的指示,往往造成盲目行动;四是撤离路线是事先设计好的,但出现灾难的情形却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撤离路线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甚至可能与正确的方向恰恰相反,造成更大的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避灾指挥与撤离指示系统个人终端机,这种个人终端机可以与地面控制中心和个人终端机相互通讯,构成地面、井下和个人相互联系的系统,使得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向井下人员报警,通过语音等方式有效地引导井下人员从正确的撤离路线撤离。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避灾指挥与撤离指示系统个人终端机,包括壳体、显示器、扬声器、声报警器和光报警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器、扬声器、声报警器和光报警器工作的控制电路。
所述显示器通常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正面,所述声报警器可以采用蜂鸣器,所述扬声器和所述蜂鸣器可以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蜂鸣器的部位通常可以设有传声通孔或呈网状。
所述壳体内还可以设有对讲送话器,所述对讲送话器朝向所述壳体外面,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对讲送话器的部位通常也应设有传声通孔或呈网状。
所述显示器可以是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LED显示器。
所述光报警器通常可以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也可以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对应部位设有用于将光报警器的光线外泄的窗口。。
所述壳体的顶部或者侧面还可以安装有用于切换发送/接收状态的对讲按钮。
所述壳体上通常可以设有内置或外置天线。
所述控制电路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的广播接收模块、无线报警命令信号接收模块、对讲通讯模块、ZIGB模块、扬声器控制模块、声报警模块、光报警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天线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天线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连接所述天线,输出连接所述广播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报警命令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对讲通讯模块和所述ZIGB模块。
所述扬声器控制模块的输出连接扬声器,所述声报警模块的输出连接蜂鸣器,所述光报警模块的输出连接光报警器,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出连接所述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允德,未经毛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