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5202.7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佩福;郑诚功;许猛;刘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佩福;郑诚功;许猛;刘建祥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英 |
地址: | 100853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壁 骨折 固定 钢板 | ||
1.一种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为一条形钢板,钢板的一 侧板面为骨面接触面,该钢板包括一弯曲状的体部,该体部钢板的骨面接触面呈曲 面,在该体部的两端光滑连续地延伸出上翼部分和下翼部分,且其相对于该体部扭 转有一个角度;在该钢板的所述三段上分别设有锁固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间的体部钢板的与骨面接触的所述曲面为符合髋臼后壁骨面解剖形态的弧面,所述 上翼部分的骨面接触面以及其相对于体部扭转的角度使得该骨面接触面能够与髋 臼后壁上部的髂骨骨面相对应,所述下翼部的骨面接触面以及其相对于体部扭转的 角度使得该骨面接触面能够为与髋臼后壁下部的坐骨支骨面对应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体部至少有2个锁定螺纹孔、上翼部分至少有1个锁定螺纹孔、下翼部分至少有 1个锁定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体 部两个所述锁定螺纹孔中,锁定螺纹孔(B1)的中心线与人体纵轴线的夹角范围 为0°至向背侧偏50°、螺纹孔(B1)中心线与人体水平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至向 头侧偏50°;所述体部锁定螺纹孔(B2)的中心线与人体纵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 至向背侧偏50°、螺纹孔(B2)中心线与人体水平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至向尾侧偏 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体 部两个所述锁定螺纹孔中,所述螺纹孔(B1)设置在所述体部与所述上翼部分的 交界处,即对应于髋臼上缘在髋臼后壁骨面的投影点对应于钢板体部的位置上;螺 纹孔(B2)设置在所述体部与所述下翼部分的交界处,即对应于髋臼下缘在髋臼 后壁骨面的投影点对应于钢板体部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翼部分上的所述螺纹孔(A1)的中心线与人体纵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向腹侧偏30° 至向背侧偏30°、螺纹孔(A1)中心线与人体水平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至向头侧 偏50°;
所述下翼螺纹孔(C1)的中心线与人体纵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向腹侧偏20°至向 背侧偏20°、螺纹孔(C1)中心线与人体水平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向尾侧偏30°至偏 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钢板体部弧面的长度为:其上端部对应髋臼上缘向髋臼后表面的投影点,所述钢 板体部的下端部为髋臼下缘向髋臼后表面的投影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板上翼部分的长度为,在髋臼上缘向髋臼后表面的投影点沿髂骨外壁向上走行1.0 到4.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板下翼部分的长度可以为,在髋臼下缘向髋臼后表面的投影点沿坐骨支向下走行 1.0到3.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髋臼后壁骨折用内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钢板的厚度为2~5mm,宽度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佩福;郑诚功;许猛;刘建祥,未经唐佩福;郑诚功;许猛;刘建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2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