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斜侧导轨的四工位瓦形磁体的轮廓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5300.0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1580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导轨 四工位瓦形 磁体 轮廓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工位瓦形磁体的轮廓磨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不对称瓦形磁体外轮廓磨削的带有斜侧导轨的四工位瓦形磁体的轮廓磨床。
技术背景
申请号为200620034720.0的专利《四工位通过式瓦形磁体磨床》公开了一种可以磨削磁体外轮廓的磨床,在该装置中一工位的定位导轨装置是以瓦形磁体的内圆弧面为基准。该装置的轮廓磨导轨,适合于对称瓦形磁体的磨削,在进行不对称瓦形磁体的磨削时,由于其形状的不对称性,两边砂轮的磨削量不一致,产品受到的砂轮力不一致,会产生很大的扭矩,造成磨削后产品尺寸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对称瓦形磁体外轮廓磨削的带有斜侧导轨的四工位瓦形磁体轮廓磨床,该装置可以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减少产品扫尾现象,提高产品收得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斜侧导轨的四工位瓦形磁体的轮廓磨床,所述轮廓磨床包括:输送部件、磨削一工位、磨削二工位、磨削三工位和磨削四工位;其中,磨削一工位导轨包括中心导轨126和导轨底板119,中心导轨126固定在导轨底板119中心线上;磨削二工位导轨包括中心导轨127和导轨底板121,中心导轨127固定在导轨底板121中心线上;磨削三工位导轨包括中心导轨128a、128b和导轨底板123,中心导轨128a、128b固定在导轨底板123中心线上;磨削四工位导轨包括中心导轨129和导轨底板125,中心导轨129固定在导轨底板125中心线上。
所述磨削一工位导轨还包括斜侧板118a、118b,所述磨削二工位导轨还包括斜侧板120a、120b,所述磨削三工位导轨还包括斜侧板122a、122b,所述磨削四工位导轨还包括斜侧板124a、124b;所述斜侧板118a、118b安装在所述中心导轨126两侧并固定在所述导轨底板119上,所述斜侧板118a、118b与未经磨削产品接触的接触面为接触斜面,所述接触斜面与所述导轨底板119的中心线平行,且所述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19所成的角度和未经磨削产品与斜侧板118a、118b的接触面与导轨底板119所成的角度相同;所述斜侧板120a、120b安装在所述中心导轨127两侧并固定在导轨底板121上,斜侧板120a、120b与经一工位磨削后产品接触的接触面为接触斜面,该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1中心线平行,所述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1所成的角度和经一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0a、120b的接触面与导轨底板121所成的角度相同;所述斜侧板122a、122b安装在所述中心导轨128a、128b两侧并固定在导轨底板123上,斜侧板122a、122b与经二工位磨削后产品接触的接触面为接触斜面,该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3中心线平行,所述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3所成的角度和经二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2a、122b的接触面与导轨底板123所成的角度相同;所述斜侧板124a、124b安装在所述中心导轨129两侧并固定在导轨底板125上,斜侧板124a、124b与经三工位磨削后产品接触的接触面为接触斜面,该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5中心线平行,所述接触斜面与导轨底板125所成的角度和经三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4a、124b的接触面与导轨底板125所成的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斜侧板118a、118b根据未经磨削产品尺寸非对称地安装在中心导轨126两侧;斜侧板120a、120b根据经一工位磨削后产品尺寸非对称地安装在中心导轨127两侧;斜侧板122a、122b根据经二工位磨削后产品尺寸非对称地安装在中心导轨128a、128b两侧;斜侧板124a、124b根据经三工位磨削后产品尺寸非对称地安装在中心导轨129两侧。
优选地,所述斜侧板118a、118b与未经磨削产品的接触斜面与未经磨削产品与斜侧板118a、118b的接触面之间的间距为0.02~0.06mm。所述斜侧板120a、120b与经一工位磨削后产品的接触斜面与经一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0a、120b的接触面之间的间距为0.02~0.06mm。所述斜侧板122a、122b与经二工位磨削后产品的接触斜面与经二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2a、122b的接触面之间的间距为0.02~0.06mm。所述斜侧板124a、124b与经三工位磨削后产品的接触斜面与经三工位磨削后产品与斜侧板124a、124b的接触面之间的间距为0.02~0.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反馈的压力可调的浮动砂带磨削装置
- 下一篇:玻璃钢法兰修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