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及其集装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492.5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8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062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分析 排水 集成 装置 及其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简化生化分析仪水路的供排水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通常单一管路只具备单一功能,各管路之间各自独立,水路路径都如下:水源-电磁阀-清洗,污水-电磁阀-排污管,再加上各元件之间用硅胶管连接,这样整套水路就显得杂乱无章。
传统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以及排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提供水源的净水生成器、提供动力的压力水泵、将液体分流的分水器、控制水路开关的电磁阀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硅胶管。供水装置将清水分别供应至水浴槽水循环装置及比色杯。排水装置包括提供动力的负压泵、储存能量的负压瓶、控制水路开关的电磁阀、收集废水的集水器,排出废水的排水嘴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硅胶管。有上可知,传统的供排水系统包括较多的液压阀、管接头和管路,水路连接工艺繁琐,维修较困难。
另外,三维细微流路多歧管基板的结构复杂,以丙烯酸树脂板层压的特殊多歧管基板为例,它是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将丙烯酸层面紧密结合,其表面分子因受刺激而形成一体,从而做成极其复杂的水路管道。这种粘接方式不使用任何粘合剂,不纯物质不会残留在流路中。以基板和电磁阀的组合作为中转站将水源和用水点连接起来,节省了硅胶管的用量。从理论上讲可以有无限制的粘合层,形成错综复杂的流路。但粘合技术的复杂性及其带来的流路自由弯曲和立体化导致产品成本极高。最新的三维细微流路多歧管基板,成本相对于微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说太高,性价比不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的集装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内部具有管路,可以节省大量管接头和硅胶管,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结构紧凑,节省大量管接头和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化分析仪的供排水集成装置的集装座,包括有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及右侧面,其还包括:容置腔,设置在该集装座内,并且具有容置空间;洗涤剂管道,设置在该上侧面与该下侧面之间;废液管道,设置在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清水管道,设置在该后侧面与该前侧面之间;至少一个废液吸入针管孔,设置在该上侧面,并且与该容置腔连通;至少一个清水针管孔,设置在该上侧面,并且与该清水管道连通;至少一个洗涤剂针管孔,设置在该上侧面,并且朝向该下侧面具有一深度;废液吸入控制孔,设置在该前侧面的上部,并且与该容置腔连通;废液吸入对应孔,设置在该废液吸入控制孔的周围并且与洗涤剂管道连通;废液排出控制孔,设置在该前侧面的下部,并且与该容置腔连通;废液排出对应孔,设置在该废液排出控制孔的周围,并且朝向该后侧面具有一深度;洗涤剂输入孔,设置在该前侧面,并且与该至少一个洗涤液针管孔连通;洗涤剂对应孔,设置在该洗涤剂输入孔的的周围,并且与该洗涤剂管道连通;废液管接口,设置在该前侧面,并且与该废液管道连通;洗涤剂管接口,设置在左侧面,并且与该洗涤剂管道连通;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孔,将该洗涤剂管道与该洗涤剂对应孔连通;第二连通孔,将该废液管道与该废液排出对应孔连通;以及清水管接口,设置在该右侧面,并且与该清水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