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蚊蠓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5526.0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宇;刘艳华;任彤;刘韦华;田洁;王正;曾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02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防疫和检验检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蚊蠓诱捕器。
背景技术
蚊不仅骚扰吸血,使人不得安宁,而且是多种严重疾病如疟疾、淋巴丝虫病、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等的传播媒介。临时积水的小型容器、一些湖泊河流以及污水沟等皆是蚊幼虫孳生地,有些草甸、沼泽或盐泽地,夏季蚊虫大量发生时,成群侵袭人畜,而引起严重刺叮骚扰,使房屋内的居民难以安然入睡,或使野外工作者无法在野外开展正常的考察或生产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绿色环保、无污染地减少或防止蚊吸血骚扰,提高居民睡眠质量和野外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已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蠓,长得像蚊子。其俗称为“小咬”,是双翅目中最小的吸血昆虫。这种昆虫在全世界约有4000多种,其中有不少会吸食人类和其他高等温血动物的血液。蠓个头小、没有蚊子般的叫声,隐匿性强,而且它们还总是成群结伙地攻击人类。当人类遇到“小咬”时,除非头带纱罩扎紧袖口裤角,否则会被咬得全身红肿,难受无比。
《国际卫生条例》将蚊蠓列为必须严格控制的媒介生物,明确规定了对蚊蠓的防范要求、措施。为了有效控制蚊蠓的危害,蚊蠓的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因此,能高效的捕捉蚊蠓的工具成为蚊蠓监测工作的必备武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蚊蠓诱捕器,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诱捕率高,绿色环保无污染,且适合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其既能有效降低蚊蠓对诱捕器附近人类的攻击,也能使蚊蠓监测工作人员对监测区域内的蚊蠓危害程度有清晰的了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蚊蠓诱捕器,它是由上层集虫笼、固设于上层集虫笼内底部的集虫导入体、套设于上层集虫笼外的纱罩和与上层集虫笼卡接的下层动物笼四部分构成;
所述上层集虫笼为网格状笼体,其底部设有笼体开口,以根据蚊蠓喜好向上飞的特点,使其飞入上层集虫笼中;
所述集虫导入体的形状为中空的棱台或圆台,该集虫导入体顶面设有上开口,以方便蚊蠓飞入集虫笼内,该集虫导入体底面设有与笼体开口形状大小匹配的下开口,该结构会使飞入笼体开口的蚊蠓沿着导入体斜壁向上飞,通过导入体顶部的上开口飞入上层集虫笼内;
所述纱罩底部设置有与笼体开口匹配的纱罩开口;
所述下层动物笼为网格状笼体,笼体壁上设有活动门,以方便取放诱捕蚊蠓的动物。
所述上层集虫笼和下层动物笼的长度同为30-35厘米,宽度同为20-25厘米,高度同为25-30厘米。
所述上层集虫笼的笼体底部与笼体其余部分之间是可拆卸连接。
所述集虫导入体从其上开口到下开口的垂线距离是10-15厘米。
所述集虫导入体的上开口为线状开口,线状开口的宽度为1-2.5厘米;或者集虫导入体的上开口为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直径为1-2.5厘米。
所述纱罩由顶部透明非金属薄片、侧壁纱布和底部纱布相连接构成。
所述非金属薄片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所述纱罩的侧壁和底部的纱布为60-80目塑料纱布或金属纱布。
所述下层动物笼外侧壁套设有一套体,该套体每个侧面上设有百叶窗,以便于纹蠓等虫体由每扇百叶窗斜向上飞入下层动物笼内,且根据蚊蠓喜好向上飞的特点,避免蚊蠓吸食动物血后再由百叶窗飞出下层动物笼。
工作原理
打开下层动物笼的笼门,将用于诱捕的动物放入笼内,关闭笼门,将下层动物笼套设于设有百叶窗的套体内;再将罩有纱罩的上层集虫笼卡接于下层动物笼上,组装好蚊蠓诱捕器。将蚊蠓诱捕器放置于有蚊蠓出没的室内窗户附近或室外工作区域附件,挂在支撑物上或室外树支上,高度约1.5米。届时,蚊蠓会通过百叶窗斜向上飞入下层动物笼内,吸食动物血,当蚊蠓吸饱动物血后,由于蚊蠓有向上飞的习性,蚊蠓会向上通过集虫导入体引导其飞入集虫笼内,由于笼体顶部为透明薄片限制以及笼体四壁为细眼纱布限制,蚊蠓无法飞出集虫笼,直至其死亡,从而达到诱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蚊蠓具有喜好向上飞的特性而设计,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诱捕率高,绿色环保无污染,且适合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其既能有效降低蚊蠓对诱捕器附近人类的攻击,也能使蚊蠓监测工作人员对监测区域内的蚊蠓危害程度有清晰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层集虫笼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上层集虫笼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