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及反渗透脱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875.2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功林;周如禄;江德开;赵玲;毛维东;韩永卫;郭中权;王锦;吴志红;朱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1/04 | 分类号: | B01D61/04;B01D61/08;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23200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脱盐 预处理 装置 反渗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 及反渗透脱盐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大部分处在缺水的地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解决矿区水 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目前,国内矿井水脱盐处理主要采用反渗透脱盐处理 工艺。为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是非常 重要的。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必须满足反渗透进水的水质要求,即浊度< 0.3NTU,污染指数FI值<4。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悬浮物、浊度、色度、 有机物等。如果不除去这些物质,会聚集在膜表面使膜受到污染,并以固体 形式析出,使膜性能变坏。最终导致膜的透水率和脱盐率下降,影响产水量 和水质。
目前国内煤矿矿井水反渗透脱盐的预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多介质过滤 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四级过滤。该处理工艺复杂、 处理效果差,并且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目前我国煤 矿的发展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使得反渗透 脱盐的预处理工艺更简单、处理效果更好、缩小装置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反渗透脱盐设备,使得脱盐预处理工 艺更简化,脱盐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包括: 水泵、叠片过滤器和超滤器,所述水泵、叠片过滤器和超滤器通过管道依次 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将水泵、 叠片过滤器和超滤器形成一个整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预处理工艺, 通过两种过滤器完成工作;处理效果好;缩小了装置的总体积,减小了对安 装空间的要求;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反渗透脱盐设备,包括矿井水 脱盐的预处理装置、高压泵和反渗透脱盐装置,所述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 装置的出水口、高压泵和反渗透脱盐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矿井水 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泵、叠片过滤器和超滤器,所述水泵、叠片过 滤器和超滤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脱盐设备,通过增设矿井水脱 盐的预处理装置,可以降低反渗透膜受污染的程度,防止膜因受到污染导 致膜的透水率和脱盐率下降。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反渗透脱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包括: 水泵1、叠片过滤器2和超滤器3,所述水泵1、叠片过滤器2和超滤器3通 过管道5依次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将水泵1、叠片过滤器2和超滤器3固定在同一机架4 内,通过水泵1将矿井水抽进管道5中。矿井水通过管道5首先流入叠片过 滤器2,通过叠片过滤器2去除矿井水中沙粒、铁锈等悬浮物,并降低矿井 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经过叠片过滤器2处理过的水通过管道5流入超滤器3, 通过超滤器3,彻底滤除水中细菌、铁锈、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物质,保 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净化水的微生物、色度和浊度等主要指标, 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通过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处理过的矿井水,出水能力为5~30t/h, 出水的水质可以达到浊度<0.3NTU,污染指数FI值<4,从而达到反渗透脱 盐系统的预处理要求。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有 如下特点:
1、简化了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提高了浊度去除率、污染指数 FI值去除率和水回收率;
2、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3、装置的总体积小,降低了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使整套设备的制造成 本下降。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得快健康节能电热毯
- 下一篇:新式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