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固液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025.4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章序文;舒歌平;李克健;杨葛灵;兰建华;刘锋;高山松;陈健;李永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 华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混合 装置 | ||
1.一种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包括:固体进料口、液体进料口、筒体、搅拌轴、搅拌犁刀、挡板、刮板、排气口、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搅拌轴同轴设置,并在筒体内部形成混合室;筒体上部设有固体进料口、液体进料口和排气口,筒体下部设有卸料口;与固体进料口相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刮板,刮板固定于搅拌轴上并可随搅拌轴在筒体内转动;筒体卸料口前设有挡板,搅拌轴上设有搅拌犁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所在的法平面与刮板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二面角为35°-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面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距卸料口80-200mm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高度为筒体内径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4-15个搅拌犁刀,所述搅拌犁刀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为0.5-50mm,紧邻刮板的搅拌犁刀与刮板的间距为0-50mm,紧邻挡板的搅拌犁刀与挡板的间距为1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4-8个搅拌犁刀,所述搅拌犁刀与筒体内壁的间隙为1-20mm,紧邻刮板的搅拌犁刀与刮板的间距为0-30mm,紧邻挡板的搅拌犁刀与挡板的间距为2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犁刀沿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搅拌犁刀在轴向上的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搅拌犁刀的犁尾周向运动路径出现0-150mm的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搅拌犁刀的犁尾周向运动路径出现2-100mm的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距固体进料口100-800mm处设置三个、六个或九个,或者设置四个或八个液体进料口;
当设置三个液体进料口时,所述三个液体进料口呈一列排布,三个液体进料口的中心分别相对搅拌轴的中心作三条垂直线,两侧的两条垂直线分别与中间一条垂直线的夹角在30°-60°之间;
当设置六个液体进料口时,使每三个液体进料口按上述方式呈一列排布,共设置两列;
当设置九个液体进料口时,使每三个液体进料口按上述方式呈一列排布,共设置三列;
当设置四个液体进料口时,使所述四个液体进料口呈一列排布,并在筒体上部180°圆弧上均匀分布;
当设置八个液体进料口时,使每四个液体进料口按上述方式呈一列排布,共设置两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卧式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进料口设于距刮板最近的第一个搅拌犁刀与次近的第二个搅拌犁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0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氢反应釜
- 下一篇:高效流化床均化玻纤原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