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731.9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宜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3/06 | 分类号: | A24F13/06;A24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烟毒 清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
背景技术
香烟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各国目前都在致力于尽可能地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三项,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化纤类过滤嘴或带活性碳的滤嘴都只能用物理的方式滤除部分焦油,并且活性碳的吸附能力有限,化纤类滤嘴过滤焦油的量也很少,加上烟碱和一氧化碳与焦油的性能相差很远,通过化纤类过滤嘴和活性碳过滤嘴无法滤除烟碱和一氧化碳,而这两项又是主要的致癌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烟碱、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不改变的烟味的清烟器。
本实用新型中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包括有壳体、烟嘴,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直线惯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前端设置有香烟固定部,在所述香烟固定部往后依次设有两级物理滤除装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烟嘴之间设置有能有效去除有害物质的化学滤除装置。
所述物理滤除装置包括有筒状体和铜柱体,所述筒状体呈中空的惯通状,所述铜柱体为中间封闭两端敞口结构,即在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两个互不相通的中空过滤腔,所述铜柱体外壁的两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筒状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在所述铜柱体的外壁与所述筒状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分别连通所述两个中空过滤腔的侧壁过滤腔,该侧壁过滤腔通过在所述铜柱体侧壁上设置的通孔与所述铜柱体两端的中空过滤腔连通。
在所述两级物理滤除装置之间设置有能进一步去除部分焦油的化纤类过滤层。
所述化学滤除装置包括有套体和置于所述套体内部的滤芯,所述化学滤除装置的一端经连通部件与所述两级物理滤除装置的后一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烟嘴连通。
所述烟嘴外套有防尘的透明外套。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能够翻转直立的支架。
所述香烟固定部呈圆环状,直接与所述壳体、物理滤除装置连接。
所述壳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部分扣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通过两级物理滤除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的焦油,同时通过化学滤除装置中的生物光波能量复合材料释放的特种光波、高强磁场、负离子以及热敏、光催化效应,除了可以分解香烟烟气中的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等主要有害致癌物质外,还能分解苯并芘、氢氰酸、氨和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同时烟的味道不会明显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集有效去除焦油的物理滤除装置和能有效去除烟碱、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化学滤除装置两部分,其具体包括有壳体1、香烟固定部2、烟嘴3等部件,其中:
壳体1由左右两半相互接合成(图中未示出),并在左右两半之间形成一个直线惯通的通槽10,在该通槽10的内壁上与壳体1一体成形成有多个加强肋12,利用加强肋12对物理滤除装置进行定位与固定。对于加强肋12的分布与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及模具进行设置,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通槽10的前端通过卡槽11配合物理滤除装置固定设置香烟固定部2,在吸烟时,只要将香烟的过滤嘴直接插入香烟固定部2即可,该香烟固定部2为一铜环,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加以修改。
在通槽10位于香烟固定部2的内侧依次设置有两个能够有效滤除焦油的物理滤除装置4,该物理滤除装置4包括有惯通的、一端与香烟固定部2抵顶的筒状体40和位于筒状体40内部的铜柱体41,其中在筒状体40的内壁与铜柱体41的外壁之间通过两端的封闭圈42的设置而形成有侧壁过滤腔43,同时在铜柱体41内部的两端侧分别形成有两个中空过滤腔44、45。其中铜柱体41可以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形,并在两个中空过滤腔44、45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与侧壁过滤腔43连通的通孔46、47,如图1所示,使香烟产生的烟从香烟固定部2先进入物理滤除装置4的中空过滤腔45,经侧壁过滤腔43后再进入中空过滤腔44,最后再进入下一级物理滤除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能清除烟毒的清烟器通过物理滤除装置4来延长烟雾进入人体的时间,同时借助于焦油的比重而可以滤除大部分焦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两级物理滤除装置的结构、原理相同,因此不再另行说明,若有不同之处也是为了物理滤除装置4与壳体1之间的安装方便而有所改变,因此不再另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宜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宜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护肤保健毛巾
- 下一篇:LED条形显示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