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846.8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林;张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G01V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雅军;高云瑞 |
地址: | 10220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套管 接箍磁 定位 测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及各种地质勘探领域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钻井探测的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勘探测井过程中,通过磁定位器检测出套管接箍的连续剖面曲线,可确定下井仪器的精确位置。目前国际上在本领域通常的做法是运用套管接箍处外形和结构的不同会引起永久磁铁磁通量变化这一特性,从而在绕组中产生一个感应电信号,感应电信号经铠装电缆中间缆芯上传至地面测井计算机系统,由地面测井计算机系统进行A/D转换、采集,由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绘出接箍的曲线。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
1、运用模拟信号上传时,占用一根电缆缆芯,由于现在新测井系统上传数据量大、信息多,造成缆芯不够用。
2、模拟信号上传时,容易受到其它线缆以及环境的干扰,造成信号失真。
3、由于模拟信号上传地面测井计算机处理,使得地面测井计算机处理任务增多,造成精度不高,曲线失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新测井系统缆芯使用数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包括前端探头部件和位于探头部件后方,与探头部件相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探头部件由绕在软铁铁芯上的一组线圈绕组和两个永久耐高温磁钢组成,两个永久耐高温磁钢以同极性方式固定在线圈绕组两端;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由采集部件、通讯部件和电源组成;所述探头部件与采集板的输入端连接,采集板的输出端连接通讯板,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探头部件、采集部件和通讯部件。
本实用新型在磁定位器上连接信号处理装置,直接将磁定位器通过套管金属壁变厚的接箍处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信号处理装置的采集部件采集下来,变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装置的通讯部件传输至地面测井计算机系统,从而使位置信号以数字信号形式传输到计算机系统,减少了新测井系统缆芯使用数量,同时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减轻了地面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合理,数字信号传输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传输信号抗干扰能力,解决了模拟信号传输噪声干扰造成的丢接箍现象,减轻地面计算机工作负荷,有效提高了测井深度测量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探头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环境示意图。
图中:1.探头部件、2.信号处理装置、3.采集部件、4.通讯部件、5.电源、6.线圈绕组、7.永久耐高温磁钢、8.滤波放大模块、9.电平变换模块、10.信号处理模块、11.数据解析模块、12.以太网控制模块、13.AUI转换器、14.数据传输接口、15.套管、16.套管接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端探头部件1和位于探头部件1后方、与探头部件相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2。其中探头部件1由绕在软铁铁芯上的一组线圈绕组6和两个永久耐高温磁钢7组成,两个永久耐高温磁钢7以同极性方式固定在线圈绕组6两端(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装置2由采集部件3、通讯部件4和电源5组成。
所述探头部件1与采集部件3的输入端连接,采集部件3的输出端连接通讯部件4,电源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探头部件1、采集部件3和通讯部件4。
从图4显示的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环境可以看到,将本实用新型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安装在仪器串中下井,在测井过程中,当数字套管接箍磁定位测井仪探头部件1通过井下套管15金属壁变厚的安装套管接箍16处时,引起探头部件1内的永久耐高温磁钢7的磁通变化,通过线圈绕组6的磁力线增多,于是就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在离开套管接箍16处时,金属壁变薄,通过线圈绕组6的磁力线减少,在线圈绕组6中同样也获得了一个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被信号处理装置2的采集部件3采集到,并通过通讯部件4传递至地面计算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讲台
- 下一篇:一种管端超声波探伤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