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965.3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和 |
地址: | 2144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客车 车身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框架结构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在车身框架结构下面与车辆底盘相连接,在车身框架上装有车门、玻璃车窗、车灯、气动控制管路、电气控制线路、空调器的蒸发器、风机、暖气等,因此汽车的车身框架是一种用于安装各种功能部件的重要基础件。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车身框架都是由板材通过模压成型的,板材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点焊焊接,这种车身框架承载能力、抗冲击能力较差,即用该种方式生产的车身框架其强度与刚性都较差,由于大型客车的体积较大,车体的长、宽尺寸都很大,若采用磨具模压车身框架零部件,所使用的设备及磨具也会很庞大,如果每种车型的产量都较低,采用上述方法加工车身框架,则会造成车身框架成本的很高,甚至有些企业就无法实现。而且一旦车身框架出现受损后就需要整体更换,者也会增加车辆维修的成本及维修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车身框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该车身框架结构可用小型设备进行生产制作,且不需要磨具,生产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降低车身框架结构的整体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该车身框架结构是由若干根横向连杆、纵向连杆和斜向连杆相互连接构成的矩形五面体,所述五面体包括车身框架的前、后、左、右面和顶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左、右面的中部所述连杆排列密集,在所述车身框架右面设有由连杆构成的车门框,位于车身框架前面的纵向连杆为弧线状连杆。
其中,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左、右面上连杆与顶面上的连杆之间为圆弧连接。
其中,位于所述车身框架左、右面的中部前端的所述横向连杆设有向下倾斜段。
其中,所述斜向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排列密集内。
其中,所述若干根横向连杆、纵向连杆和斜向连杆的交汇点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在一起,或有连接件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在车身框架的左、右侧留有安装车轮的凹槽。
其中,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半部周边设有玻璃安装框架,所述车身框架的下半部与车身护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车门框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右前侧。
其中,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中侧还设有逃生门的门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该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采用了连杆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因此它可用小型设备进行生产制作,且不需要磨具,该车身框架结构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可降低车身框架结构的整体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客车车身框架结构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客车车身框架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五面体;2、横向连杆;3、纵向连杆;4、斜向连杆;5-1、前;5-2、后;5-3、左;5-4、右;5-5、顶面;6、车门框;7、圆弧;8、向下倾斜段;9、凹槽;10、逃生门的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大客车的车身框架结构,该车身框架结构是由若干根横向连杆2、纵向连杆3和斜向连杆4相互连接构成的矩形五面体1,所述五面体1包括车身框架的前5-1、后5-2、左5-3、右5-4面和顶面5-5,在所述车身左5-3、右5-4面的中部所述连杆排列密集,在所述车身框架右5-4面设有由连杆构成的车门框6,位于车身框架前5-1面的纵向连杆3为弧线状连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定,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5-1、后5-2、左5-3、右5-4面上连杆与顶面5-5上的连杆之间为圆弧7连接。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定,位于所述车身框架左5-3、右5-4面的中部前端的所述横向连杆2设有向下倾斜段8。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定,所述斜向连杆4设置在所述连杆排列密集内。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定,所述若干根横向连杆2、纵向连杆3和斜向连杆4的交汇点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在一起,或有连接件连接。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闪存储器系统中内务处理操作的调度
- 下一篇:一种沸石砖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