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同轴馈管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188.4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庄亚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4 | 分类号: | H0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王占梅 |
地址: | 10001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器,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阻抗为50Ω的硬同轴馈管外导体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
背景技术
大功率发射机或放大器输出到天线或负载,都采用硬同轴馈管。按照国际通用硬馈标准(IEC339),或国内现有标准(GB6644-86),一般室内采用直管连接(如图1所示),接头处用弹性插塞1连接内导体2,外导体3用套管4连接,用喉箍5紧固。室外使用时,大多采用法兰连接(如图2所示),外导体3’的连接端焊接法兰6,用螺钉通过法兰将室外的外导体进行连接。这样就产生两种馈管的连接问题。在室内外连接处,需要设计制造一根专用的,一头为直管,另一头为法兰的馈管,直管端用套管与室内外导体连接,法兰端与室外具有法兰的外导体连接。这样做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给系统测试带来麻烦,必须准备两种测试变径器,不带法兰7和带法兰的变径器8(图3、图4),分别对所安装的室内外馈管进行测试。大功率使用的变径器都很重,携带很不方便。给去工地安装调试的人员增加了旅途负担。
有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硬同轴馈管(50Ω)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是由套管和焊接于所述套管一端的法兰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中所述套管的内孔是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孔孔径等于外导体外径,所述台阶孔的小孔孔径等于外导体内径,所述法兰焊接于所述台阶孔的小孔端。
前述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中所述所述台阶孔的套管的管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多条切槽,所述切槽从所述台阶孔的大孔端沿法线进入,其长度大于所述大孔长度。
前述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中所述切槽宽度为1~3mm。
前述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中所述切槽宽度为2mm。
前述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其中所述法兰端面上设有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用于室内直馈管端部,就完成了两种馈管的转换,无须专门制造一根专用的,一头为直管,另一头为法兰的馈管,一个简单零件就把问题解决了,降低了产品成本。
2、安装调试人员只需带一个无法兰的变径器及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器,即可完成对室内外所有馈管的测试工作,使测试变径器变成了两用,既可测试直管馈管,又可测试法兰馈管,减轻了调试人员的旅途负担。
3、本实用新型硬同轴馈管转接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减少,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硬同轴馈管转接器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的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直同轴馈管连接示意图。
图2是室外带法兰同轴馈管连接示意图。
图3是无法兰变径器结构图。
图4是带法兰变径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器用于同轴馈管室内外连接处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器用于同轴馈管测试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状可调天线
- 下一篇:一种中等表面能聚四氟乙烯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