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内能调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480.6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霍万鹏;黄一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万鹏;黄一宪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内能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液体内能的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人类使用的热源绝大部分来自燃料加热(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其他能源(如太阳能、电能等)。
但是,在燃煤、燃油、燃气等资源型燃料的释放能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这种资源型燃料的不可再生特性也导致了能源价格持续走高。
现在,我国的加热供暖领域采用了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太阳能五种形式,上述四种供暖方式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燃料供暖方式不适合如加油站、弹药库等对火花、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场所,电加热及太阳能形式则存在着热转换效率低下的不足。这些不足制约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内能调温机,以利用液体分子键爆裂产生的能量实现温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具有一外壳、以及分列于该外壳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及进液口之间设置有调温装置,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液体加速管孔装置,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将外壳内部分隔为集热腔及积液装置;其中,所述集热腔与进液口连通,所述积液装置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其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积液装置内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该液体增压装置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心通孔对应,并将集热腔内液体经由该中心通孔吸入,再经由所述周缘的通孔压入集热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上且与集热腔连通的空气比例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周缘设置的通孔为锥形孔、阶梯孔、或锥形阶梯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锥形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锥形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阶梯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锥形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锥形阶梯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液体增压装置为增压叶轮或旋转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空气比例调节装置为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调温装置为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调温装置为制冷器,该制冷器包括溴化锂反应器,所述溴化锂反应器设置于出液口与进液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进液口以进液管与集热腔连通,且该进液管伸入至所述集热腔中设定的长度。优选方案为:所述进液管伸入至集热腔中的长度为集热腔长度的1%~5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中,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防止液体倒流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通过设置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及液体增压装置,使得液体可自积液装置瞬间进入集热腔,即从正压区瞬间进入负压区,从而导致液体分子键发生爆裂。该液体分子键爆裂过程伴随产生大量的热能,该热能作用于制冷或制热装置,从而实现了利用液体内能调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实现了水电分离,具有安全、环保、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无任何排放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内能调温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内能调温机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内能调温机中的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的通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内能调温机,具有一外壳(即壳体),该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导入液体的进液口8和用于导出液体的出液口2。
所述进液口8开设在外壳的壳壁上,该进液口8可通过一个进液管与所述集热腔7连通。具体的,该进液管可伸入至集热腔7中设定的长度,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进液管伸入至集热腔7中的长度为集热腔7长度的1%~50%。在进液管上还可设置防止液体回流的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万鹏;黄一宪,未经霍万鹏;黄一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硅藻泥为涂层的字画基底结构
- 下一篇:改进的冷轧带肋钢筋轧机轧辊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