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26.4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6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民;倪望青;谢勇;唐鹏;耿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金应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52;C02F1/24;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健 |
地址: | 100023北京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污水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气浮-过滤一体化装置、保安过滤器和频繁倒极电渗析装置,其中,
絮凝-气浮-过滤一体化装置设有絮凝区、气浮区和过滤区,絮凝区与气浮区相连,并设有排污水入口;气浮区设有溶气水释放机构、刮渣机构、排渣口和气浮池排水口,气浮池排水口通过管道与过滤区的滤池进水口连通;过滤区由至少四个并联设置并相互独立的滤池组成,每个滤池均设置有独立控制的滤池进水口、反洗水进水口、滤池排水口和反洗水排水口,且滤池进水口和反洗水进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气浮池排水口和反洗水集水池相通,滤池排水口通过管道与保安过滤器相连;
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与频繁倒极电渗析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由五个或六个并联设置并相互独立的滤池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区设置至少二个折流挡板,该折流挡板能使输入的排污水因流速的改变而被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气浮-过滤一体化装置中,絮凝区和气浮区位于过滤区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区设有溶气水取水口,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溶气罐,所述溶气水释放机构包括与溶气罐的溶气水出口连通的溶气水释放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滤池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溶气罐连通,所述溶气水释放机构包括与溶气罐的溶气水出口连通的溶气水释放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的滤池内设置有滤料层,反洗水进水口和滤池排水口设于滤料层下方的滤池壁上,滤池进水口和反洗水排水口设于滤料层上方的滤池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滤池排水口与保安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中串接有提升水泵,并且,管路中设有酸物质和阻垢剂投加口。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区设置至少三个折流挡板,且相邻挡板之间的间距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排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投加口位于排污水入口处或排污水入口之前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金应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金应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