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平台结构的连铸中间包稳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27.9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琴;张利君;薄凤华;王卫华;袁辉;宁林新;解家英;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结构 中间 包稳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连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平台结构的连铸中间包稳流器,可改变钢液在中间包中的流动形态,减少中间包注流区的表面湍流现象,延长钢水在包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利于夹杂物充分上浮,提高铸坯质量。
背景技术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对铸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间包的作用不可忽视,它除了稳定注流、实现多炉连浇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促进夹杂物上浮,净化钢液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冶金工作者都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形状来反映中间包内的活塞区,返混区,死区以及短路流之间的比例,进而作为判断中间包冶金效果优劣的依据。
中间包稳流器是稳定中间包水口区域钢水流动,防止钢渣卷入钢水造成连铸坯内部质量缺陷,促进夹杂物上浮,提高中间包冶金效果的功能性耐火材料。稳流器的内腔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间包流动形态和RTD曲线的形状,合理的稳流器内腔结构能使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形态合理,有效防止钢水飞溅,使钢液有序流动,活塞区比例大,夹杂物充分上浮,提高铸坯质量。目前,某些钢厂的稳流器内腔设计不合理,导致了钢液流动不平稳,造成表面卷渣,夹杂物不易上浮等问题,影响了中间包的冶金效果。因此,应在考虑钢液流动形态和RTD曲线的基础上对稳流器内腔的几何形状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平台结构的连铸中间包稳流器,能延长出口浓度最大响应时间,提高活塞区比例,减小死区比例,从而使中间包内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夹杂物合格率提高,保证中间包的冶金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空心内腔的容器状结构,稳流器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圆台形,口部大,底部小,底部半径为口部半径的0.75~0.85倍,圆台的高度为内腔总高度的1/6~1/4时,稳流效果最好,中间包流场最优。下层为圆柱形,圆柱的半径应大于圆台的底部半径50mm~80mm,即稳流器的上下两层之间应有一个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稳流器内腔采用上部开口大,底部小,过渡段有平台的结构,能保证稳定的稳流效果,防止液面卷渣,使钢液成分及温度混合更加均匀。通过对某钢厂铸机使用原型稳流器内腔和新稳流器内腔的RTD曲线计算,得出使用新稳流器内腔结构后,出口最大浓度时间延长了71s,活塞区比例增加了10%,死区比例降了2.4%,中间包冶金效果明显提高。从图2也可看出,使用新稳流器内腔结构后,RTD曲线明显右移,且峰值增大,可见采用新稳流器内腔结构,可使钢液运动轨迹发生改变,钢液流动更合理化,有利于促进夹杂物上浮去除,提高铸坯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台1,圆柱2,平台3。
图2是某钢厂使用原型稳流器内腔结构和新稳流器内腔结构后的RTD曲线比较。其中,a为使用原型稳流器内腔结构后的RTD曲线,b为使用新稳流器内腔结构后的RTD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将稳流器放置在中间包水口正下方。如图1所示,稳流器内腔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圆台形1,口部大,底部小,底部半径为口部半径的0.75~0.85倍,能有效防止液面卷渣,圆台高度为内腔总高度的1/6~1/4时,中间包流场最优。下层为圆柱形2,圆柱的半径应大于圆台的底部半径50mm~80mm,即保证在过渡处有一段平台3。
合理的设计稳流器内腔的尺寸和形状,可使RTD曲线右移且峰值增大,改善了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形态,利于成分与温度的均匀混合,提高了夹杂物合格率,达到中间包冶金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白度胶带专用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