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炉烧烤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69.2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志龙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炉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炉烧烤架。
背景技术
通常的微波炉烧烤架的结构是由三只支撑脚支起一个水平的钢丝圆圈,钢丝圈上均布焊接着若干根直钢丝构成。使用时,讲烧烤架水平置于微波炉腔内的玻璃盘上,烧烤架上摆放待烧烤烹调的食物,关好炉门,选择微波炉烧烤档工作时,微波炉炉顶的发热管开始发热,由反射板将热量反射到炉腔内,烧烤架及架上的食物随着玻璃盘绕炉体底部转盘电机轴心作水平转动,以此实现烧烤烹调。
然而,现有的微波炉烧烤架多为单层,每次烘烤烹调的食物极其有限;此外,现有微波炉烧烤架所采用的金属类材料在受热时容易吸收微波辐射,从而对食物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炉烧烤架,特别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微波炉腔体空间的多层无污染烧烤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微波炉烧烤架,所述微波炉烧烤架包括支架,以及沿所述支架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若干层用于放置食物的水平栅格板,所述栅格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栅格板由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编插而成。
其中,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穿接而成。
其中,所述栅格板由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支架由四根相互平行放置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若干横撑组成。
其中,所述支架的立柱由木材或竹子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栅格板的层数为四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波炉烧烤架,利用纯天然竹料或者木料作为制作材料,避免了微波炉加热食物时由于升温的金属对于食物的污染;该微波炉烧烤架利用其制作材料的柔韧性采用插编或者穿插的方式制成,使得其便于拆卸、易于清洗;若干层用于放置食物的栅格板的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微波炉的空间,增加每次可烘烤的食物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烧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烧烤架的栅格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栅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微波炉烧烤架包括支架1,以及沿所述支架1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若干层用于放置食物的水平栅格板2,所述栅格板2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当所述栅格板2与所述支架1活动连接的时候,可以手动调节栅格板2的高度,来满足不同食物对于烧烤空间的需要。如图2所示所述栅格板2可以由若干相互垂直均布的竹片或者竹棍编插而成,也就是说,由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编插而成。所述栅格板2也可以由若干相互垂直均布的竹片或者竹棍穿接而成,也就是说,由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穿接而成。所述栅格板2还可以由若干相互垂直均布的竹片或者竹棍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所述栅格板2由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与水平方向上与其垂直的若干平行等间距布置的竹片或者竹棍一体成型。所述支架1由四根相互平行放置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若干横撑组成。所述支架1的立柱由木材或竹子制作而成。所述栅格板的层数为四层,具体每层的高度根据微波炉腔室的尺寸不同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波炉烧烤架,利用纯天然竹料或者木料作为制作材料,避免了微波炉加热食物时由于升温的金属对于食物的污染;该微波炉烧烤架利用其制作材料的柔韧性采用插编或者穿插的方式制成,使得其便于拆卸、易于清洗;若干层用于放置食物的栅格板的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微波炉的空间,增加每次可烘烤的食物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志龙,未经曾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