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可调式太阳能电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93.6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盟电力一体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2 | 分类号: | H01L31/042;H01L31/02;G05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调式 太阳能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变电站已经在其顶上设置了太阳能电池装置,利用该太阳能电池装置获取电力用于满足其内置部分电器的用电需要,从而降低自身能耗成本。
众所周知,如何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并输出最大功率,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角度。从理论上说,只有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时,才能有最大功率输出。
而目前用来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架大都是采用角钢焊接而成,一旦焊接结束,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就会被固定下来,不能调节。
太阳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南北有变化,如夏天太阳偏北,冬天则偏南。故上述的安装方法明显不能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最佳。另外,太阳能本身的光电转换效率也只有15%至17%(在正面垂直日照下)。因此,安装方法直接决定其太阳能发光电使用效率,决定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另外,这种安装方法,对南方城市夏季遭遇台风时,它不能避风,有可能损坏太阳能电池装置,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也有人设计出太阳光适时自动跟踪装置,但是其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由于其体积庞大,也不适合安装在变电站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系统的要求,自动将太阳能电池板调整至合适角度的智能型可调式太阳能电池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可调式太阳能电池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底座上沿横向方向设有静滑轨、与所述静滑轨相配合且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动导轨、用于带动所述动导轨在静滑轨上沿横向方向做往复滑动的电驱动装置、和用于限定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横向移动距离的限位装置;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沿纵向方向铰接在底座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横向方向设置的限位轨和沿纵向方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限位轨相配合且可沿着限位轨在横向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转轴铰接;所述各动导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静滑轨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各动导轨上设有沿横向方向排列的轨道齿;所述各动导轨上还设有距离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较近的第一销座和距离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较远的第二销座;所述第一销座与一个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销座与一个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动导轨上的轨道齿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限位轨的基本形状是口字形,其中心处沿横向方向设有一条轨道槽;所述转轴在与所述各轨道槽相应的位置处,均套设有一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轨道槽的形状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限位轨是滑轨,所述转轴在与所述各限位轨相应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轨的形状相配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静滑轨的纵向截面形状是圆形,所述动导轨底部的滑槽是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圆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静滑轨的数量是三个,所述动导轨的数量是三个,所述电驱动装置也是三个;所述限位轨是四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动导轨还设有联动装置,所述电驱动装置只有一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限位轨设置在与所述静滑轨的中段部位相对应处,且与所述静滑轨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导轨在驱动齿轮的带动下,沿着所述静滑轨的设置方向做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也同步带动设置在其顶上的第一销座和第二销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销座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在转轴向着接近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移动、直至抵在所述限位轨的终端而不能再移动之后,导轨再向着接近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移动,可使得所述第二销座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一定角度。该种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也即可以根据光照角度的变化,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调整到其最佳角度,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太阳光适时自动跟踪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可方便地安装在变电站顶上,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盟电力一体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盟电力一体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