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吸附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616.3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书;曹永正;刘文海;林征宇;张辉;李永玲;钱斌;曹红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053;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分离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散热、除湿性能,结构高度紧凑的吸附器,用于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设备中,也可应用于其它气体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各个配件尽量紧凑轻巧。因此有些制氧机中把吸附塔和储氧罐连在一起,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节省了部分材料,减轻了部分重量。此外,有些便携式制氧机中在吸附塔上附上导气管,用以改变气流方向。然而,导气管附在吸附塔上要求原料气进入导气管前进行充分冷却,且由于吸附剂在吸附与解吸阶段会有温度变化,在吸附塔上的导气管会导致吸附塔内温度径向不对称,对吸附剂性能有部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减少制氧机的体积与重量,保证制氧机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器由吸附塔、储气(氧)罐、螺纹管、导气管组成,吸附塔为两个圆柱形筒,储气(氧)罐位于吸附塔中间,螺纹管位于吸附塔上,导气管附在储气(氧)罐上。
导气管的体积可为吸附塔体积的1/20到1/8,其中填入除湿材料,而吸附塔中不再装填除湿材料。导气管用来改变气流流向,具有除湿功能和部分冷却作用,合适的导气管直径能降低吸附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把吸附塔、储气(氧)罐、螺纹管、导气管整合在一起,且导气管附在储气(氧)罐上,高压气体在导气管中进一步冷却时,对吸附塔中的温度场影响非常小、同时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大量的冷却水附在导气管内,在解吸阶段随解吸气排入空气中。由于除湿材料装填在导气管中,降低了吸附器的高度,减少了吸附器的体积和重量,使几个组件高度紧凑,节约空间,并具有部分冷却和除湿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导气管附于储气(氧)罐的两侧的多功能吸附器示意图。
图2为导气管附于储气(氧)罐的同侧的多功能吸附器示意图。
1、导气管,2、吸附塔,3、储气(氧)罐,4、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1为导气管,2为吸附塔,3为储气(氧)罐,4为螺纹管。在吸附塔2处于升压阶段时,由压缩机压缩的高压气体经过前期冷却后,经过吸附器上端(吸附塔产品端)的阀组合模块(图中没画出)的进气阀进入导气管1,在导气管1中进一步冷却后通过吸附器底座(图中未画出)进入吸附塔2,导气管1的直径为2mm到6mm,中间不装填任何填充材料。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带有一定温度的高压气体在导气管1中冷却时会析出部分液态水,因此导气管1还有一定的除湿作用。
在吸附塔2处于解吸阶段时,从吸附塔2出来的解吸气体通过吸附器底座进入导气管1,再通过阀组合模块的解吸阀排入空气中,在这个过程中,原先附在导气管1内壁的液态水被带走。
导气管可根据实际需要附于储气(氧)罐的两侧(如图1),也可附于储气(氧)罐的同侧(如图2),前者有利于阀组合模块的中槽道的对称分布,而后者有利于节约空间。
吸附塔2其中装填除湿材料和吸附剂,为气体分离场所。沿气流方向,先装除湿材料,再装吸附剂。高压气体在导气管1中部分除湿后,进入吸附塔2中,先由除湿材料进一步除湿,干燥空气再进入吸附剂中吸附分离。
分离出来的氧气经过阀组合模块(图中没画出)进入吸附塔,氧气在储气(氧)罐3中通过附在阀组合模块上的一个小管导入储气(氧)罐底端(与吸附塔进气端同侧),从而储气(氧)罐3中的氧气流向与导气管1中的高压气体流向相反,能较快地带走热量。
储气(氧)罐3体积较小,装填一些吸附剂。
螺纹管4有一个60度到90度条纹缺口,每根螺纹管上攻有长为10mm到30mm的内螺纹。螺纹管4使吸附器通过密封垫圈与其它器件连接时紧固形变量非常小,每个吸附塔2外上附有两根螺纹管4,螺纹管圆心与相应的吸附塔2的圆心成一条直线,与两吸附塔2圆心的连线垂直,从而保证吸附器与其它配件通过密封垫圈连接时的气密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导气管1的直径,例一中导气管1的直径较小,其中不装任何材料,其功能为改变气流方向、部分冷却和部分除湿。例二中的导气管1的容积为吸附塔的1/20到1/8,导气管1中装入除湿材料,高压气体中的水分由这些除湿材料处理,进入吸附塔2时的含水量达到ppm级,因此吸附塔2中不再装填除湿材料,这样降低了吸附器高度。
实施例二中吸附器上的导气管可位于储气(氧)罐3的两侧,也可位于储气(氧)罐3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江苏昊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