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7963.6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瑞;胡南;姚宣;晁俊楠;张瑞卿;岳光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80 | 分类号: | G01F1/80;G01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物料 流量 在线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是一种常用的反应装置,广泛应用于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循环流率表示循环流化床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固体颗粒流率,是循环流化床的重要参数之一。一方面,循环流率的大小是判断炉膛内气固两相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只有循环流率足够大的条件下,炉膛内的气固流动才能达到快速流态化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循环流率的大小影响外置换热床的换热能力。因此循环流率的测量对于循环流化床的研究和更高效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各种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已有的循环流率测量方法有很多,对于冷态实验,较常见的是采用蝶阀来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将蝶形阀安装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的回料腿上,在系统稳定运行的过程中,突然关闭蝶阀,使从分离器中下落的固体颗粒沉积在蝶阀上。通过测量颗粒堆积到一定高度的时间来计算循环流量。此外,也有在蝶阀下面安装称重传感器进行在线测量。蝶阀的优点是安装方便,较易实现;但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对提升管内的稳定流动造成了干扰,因此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此外还有一种冲击式流量计,该装置将一倒置V型盘悬挂在冷态CFB(循环流化床)装置的下降管中,测量颗粒下落中对盘的作用力。但是,该方法受限于它的测量范围。
专利号97104778.2公开了一种固体物料流量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流量计利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物料冲击在检测板上所产生的冲击力的垂直地面的分量来测量固体颗粒流量。由于其检测盘与支撑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对检测盘的冲击力被分解,其测量系统灵敏度较低,且存在沿支撑杆轴向力对应变装置的干扰。同时由于其测量系统在管路外面,难以保证密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测量结果准确性差和测量系统灵敏度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的装置。
一种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10安装在下降管1上,设置在下降管1的1/3~2/3位置处,下降管1安装测量装置10处呈V型,测量装置10内设置测量盘6,测量盘6正对与测量装置10上端连接的下降管1的开口处,测量盘6通过支撑杆3与应变片5相连,且与支撑杆3、应变片5在同一平面内,应变片5安装在保护装置4内,保护装置4固定在外壳2上,外壳2内下部设置导流板7,外壳2下部设置与下降管1相连的开口,该测量装置10通过信号采集器11与计算机1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将冲击力转化为电信号,测量准确;校准方法简便;将检测系统完全置于管路内部,密封性好,在正压的条件下物料不会逸出;安装于下降管上,对提升管内的颗粒流动没有影响.特别适用于小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及循环流化床实验台的循环流率测量,是一种精度更好,灵敏度更好,更加稳定的固体流率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循环流化床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校准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降管;2-外壳;3-支撑杆;4-保护装置;5-应变片;6-检测盘;7-导流板;8-提升管;9-分离器;10-测量装置;11-信号采集器;12-流化风;13-返料风;14-计算机;15-螺旋给料机;16-拉力传感器;17-称重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体物料流量的在线测量的装置,该测量装置10安装在下降管1上,设置在下降管1的1/2位置处,下降管1安装测量装置10处呈V型,测量装置10内设置测量盘6,测量盘6正对与测量装置10上端连接的下降管1的开口处,测量盘6通过支撑杆3与应变片5相连,且与支撑杆3、应变片5在同一平面内,应变片5安装在保护装置4内,保护装置4通过双排螺栓固定在外壳2上,外壳2内下部设置导流板7,外壳2下部设置与下降管1相连的开口,该测量装置10通过信号采集器11与计算机14相连。该装置由工作管路、检测系统和输出部分构成,由测量盘6、支撑杆3、应变片5、保护装置4构成的检测系统完全置于测量装置10内部,由导流管、检测系统外壳2、导流板7构成工作管路,信号采集器11和计算机14构成输出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