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相似试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8060.X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飞;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志飞;金佳旭;郭影;易富;宋睿;王晓婷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14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相似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相似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能源问题世界瞩目,但是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对自然界无休止的索取,导致我们生活的空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无论是矿业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还是开采后采区的沉陷,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甚至生命的头等大事。所以必须加大力度对土体内部进行研究,但由于很难观测到土体内部的真是情况,数值模拟又有一定的误差,因此相似模拟试验成了最好的研究方法。相似模拟试验就是要用和原型力学性质相似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几何比列模拟岩层,可以模拟开挖,降雨,震动等多种条件,在满足相似的边界条件下,在相似的时期内造成相似的压力现象,通过测量和分析得出规律,满足对地层的研究。传统的相似模拟试验台都是人工压实,并且不能对渗透率进行测定,这就使得整个试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除此之外,当模型倾角较大的时候,人工压实很难达到压实标准,一旦模型没有压实,对整个相似模拟试验的精确度影响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要求同时测定渗透率的情况,传统的相似模拟试验台达不到这个要求,通常只能进行二次试验来完成既定的目标,这样就造成了时间上和资源上的浪费。而且很难反映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条件下的真实情况。对于震动通常也需要二次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能够一次自动压实模型,并且角度可调的岩土工程相似试验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相似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固定承载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承载支架上的自动压实器,其中,自动压实器包括:坡度控制装置,与所述坡度控制装置连接的压实装置,以及与所述压实装置连接的动力装置;固定承载支架上部设有仪器台。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承载支架底部的震动器。
其中,所述震动器包括:电机以及通过传动杆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固定承载支架底部接触。
其中,所述齿轮包括纵波齿轮和横波齿轮。
其中,所述电机连接有变频器。
其中,所述坡度控制装置包括一根中轴杆和两根角度控制杆,中轴杆内设有角规。
其中,所述压实装置包括平滑压力板、铰接套管和连接管;其中所述铰接套管和连接管由内扣连接,所述连接管在铰接套管内具有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自由度,连接管上部与角度控制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推进装置、自锁装置,其中信号发射装置由操作人员掌控,信号接收装置、推进装置及自锁装置均设置在中轴杆内部。
其中,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千斤顶。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仪器台上的人工降雨器,所述固定承载支架底部设置有孔洞。
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相似模拟试验系统具有结构简洁、组装紧凑、可扩充性强、应用性强、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具体为:
(1)自动化程度高:压实过程完全通过动力装置,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压实度高,压实面受力均匀;
(2)实用性强:压实面的角度可调,对于急倾斜、大倾角等结构的压实效果好;
(3)自动压实装置位置可调,能够满足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需要,方便拆卸;
(4)降雨器方便安装,用来模拟降雨情况下的流固耦合条件真实,可靠;
(5)底部孔洞在降雨条件下用来测定渗出量,完成渗透系数等的测定;
(6)底部震动器可以在降雨条件下同时工作,这就使得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情况下又加入了动荷载,使试验更具备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压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压实器调整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中轴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震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相似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自动压实器1和固定承载支架2,自动压实器1设有坡度控制装置3、压实装置4和动力装置5;固定承载支架2上部设有安装仪器台,底部设置有孔洞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志飞;金佳旭;郭影;易富;宋睿;王晓婷,未经宋志飞;金佳旭;郭影;易富;宋睿;王晓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机
- 下一篇:煤气氧含量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