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水导管管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240.X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刘书杰;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17/14 | 分类号: | E21B17/14;E21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关 畅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钻井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与隔水导管连接使用的隔水导管管鞋。
背景技术
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隔水导管管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对隔水导管的顺利下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的管鞋在与隔水导管的连接处呈凹面的接头形状,在隔水导管的入泥过程中,一方面凹面的接头处不利于隔水导管周围土体的扩散,另一方面管鞋本体管径小于隔水导管管径,在入泥过程中,管鞋端部易形成土塞,会造成增大隔水导管的下入阻力,因此,使得管鞋不利于隔水导管的顺利下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隔水导管周围土体扩散、有效地减小土塞的隔水导管管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水导管管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圆管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由上至下分为一体连通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所述上部管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部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隔水导管的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中部管的外壁与隔水导管的外壁为流线型结构,所述下部管具有呈斜切状的椭圆面,所述椭圆面的法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有一夹角α。
所述上部管的内外直径与隔水导管的内外直径相同。
所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30°~60°之间,且最优取值为45°。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圆管状的管体,该管体由上至下分为一体连通的上部管、中部管和下部管,上部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隔水导管的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当管鞋与隔水导管连接后形成流线型整体结构,因此有利于隔水导管周围土体扩散、有效地减小管鞋土塞。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部管的内外直径与隔水导管的内外直径相同,因此有利于桩周土体的扩散,进一步降低了管鞋土塞的可能性。3、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下部管设计成椭圆面,该椭圆面的法线与管体的轴线夹角为45°角,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与各种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隔水导管管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圆管状的管体1,管体1由上至下分为一体连通的上部管2、中部管3和下部管4。上部管2的内外直径与隔水导管的内外直径相同,上部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隔水导管的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中部管3的外壁与隔水导管的外壁为流线型结构,下部管4设置有呈斜切状的椭圆面,该椭圆面的法线与管体1的轴线有一夹角α。
上述实施例中,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0°~60°,经实验证明,当夹角α为45°时,能使本实用新型的管鞋具有最佳的导向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隔水导管入泥过程中,由于管体1与隔水导管连接后呈流线型,与隔水导管形成匹配,避免了隔水导管在下入泥土的过程中出现阻力突变,有利于桩周土体的扩散,不会造成管鞋的泥土堵塞现象。同时,由于上部管2与隔水导管具有相同的内外径,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形成管体1土塞的可能性。这样就可以减小导管的下入阻力,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使隔水导管顺利下入泥土中,缩小了海上施工的时间,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结构和连接上有其它变化,例如,上部管2与隔水导管的螺纹连接是可以变化的,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变化和改进,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命信息场导仪
- 下一篇:抑制交流线路对邻近直流线路耦合用双调谐高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