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的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管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259.4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锋尚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墙体 中的 上回 置换 新风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是一种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的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能源的紧缺,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其采用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成为当前世界工程界公认的保证室内空气环境新鲜健康的换气方式。近年来,一种高舒适度低能耗采暖(制冷)加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方式,逐渐在我国建筑行业内被一部分建筑工程所采用,这种系统技术要求必须采用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方式。但目前这种高舒适度低能耗采暖(制冷)加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方式,其新风管路的结构为:a、新风送风系统——在施工中将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管路敷设在建筑结构楼板上的楼地面与装修面层之间,在楼地面装修层上冲开一个方口,向上安装上新风出口;b、污浊空气回风系统采用无组织回风。该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1、安装施工难度大;2、由于在地面,不能避免交叉作业,造成工期长,同时受交叉作业影响,不易保证施工质量;3、运行中由于新风出口在楼地面,并且冲上开口,很难保证新风出口位置干净卫生;4、地面必须架空,影响房屋的净高;5、由于架空,楼地面装修层不实,人在上行走时易发颤;6、工程造价昂贵;7、采用无组织回风,不能更为有效地达到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埋在建筑墙体中的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不方便、工程质量不易保证、维修不方便、工期长、造价高、出风口不干净卫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送风管路和回风管路:
该送风管路包括:高位新风送风支管、竖向新风送风支管、低位新风送风支管和新风出口,高位新风送风支管沿天棚底面横向敷设,其进风口与新风机房或新风管井中的主送风管连接;竖向新风送风支管和低位新风送风支管预埋在各个房间的建筑墙体中,该每一竖向新风送风支管的上开口与所述的高位新风送风支管的各个对应的出风口连接;该竖向新风送风支管的下端通过低位新风送风支管与设置在踢脚之上位置的新风出口连接;
该回风管路包括:有组织回风管和回风口,在建筑隔墙的靠近天棚的位置预留洞口,并在该洞口安装回风口;有组织回风管沿所述的天棚底面横向敷设,该有组织回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新风机房或新风管井中主回风管连接,其他端各与一所述的安装回风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送新风的管路敷设在建筑墙体内和天棚内,不会影响房屋的净高和楼地面装修层,不涉及地面施工时的交叉作业,工期缩短,容易保证质量。新风出口安装在踢脚之上内墙面上与楼地面垂直,能保证新风出口位置干净卫生,以及采用有组织回风,更为有效地达到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的要求。因此其施工简单方便,降低了工程造价,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沿建筑物的水平面剖切后仰视)。
图2为图1的I-I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I-II剖视图。
图4为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5为图1的IV-IV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送风管路和回风管路:
该送风管路包括:高位新风送风支管1、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低位新风送风支管3和新风出口4,高位新风送风支管1沿天棚9底面横向敷设,其进风口与新风机房或新风管井中的主送风管12连接;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和低位新风送风支管3预埋在各个房间的建筑墙体8中,该每一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的上开口11与所述的高位新风送风支管1的各个对应的出风口连接;该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的下端通过低位新风送风支管3与设置在踢脚10之上位置的新风出口4连接。
该回风管路包括:有组织回风管5和回风口6,在建筑隔墙81的靠近天棚9的位置预留矩形洞口,并在该洞口安装回风口6;有组织回风管5沿所述的天棚9的底面横向敷设,该有组织回风管5的一端与所述的新风机房或新风管井中主回风管12连接,另一端(可以有多个)与一个所述的安装回风口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序为:
1、首先在建筑隔墙81上天棚9的底部位置预留安装回风口6的矩形洞口。
2、在建筑墙体8中预埋下送上回全置换新风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和低位新风送风支管3。
3、将预埋的竖向新风送风支管2的上开口11切开,将其与由新风机房或新风管井中主送风管12连接引出并沿天棚9的底部横向敷设的高位新风送风支管1相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锋尚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锋尚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